什么是虚焊?
虚焊通常指焊接点由于氧化、杂质或不当的焊接温度与方法,导致焊锡与元件引脚之间未能良好接触。尽管很难察觉,但这种焊接连接存在接触不良的问题,电气特性未能完全导通,进而影响电路的稳定性和性能。
虚焊的产生原因
虚焊可能由两大因素引起:
生产过程中的问题:由于生产工艺不当或温度控制不精确,焊点出现不稳定的接触,有时正常有时不通电。
元件长期使用后的老化:长时间高温工作的元器件,尤其是较大的部分,焊点容易因热疲劳、老化或剥离现象而变得虚焊。
如何检测虚焊?
目视检查:可以通过观察电路板上元件的焊点,尤其是功率管、大电流二极管或集成电路等。焊点正常时应光滑均匀,如果焊接点边缘有明显的粗糙、变色或灰暗的圆圈,可能就是虚焊。严重时,焊点周围会出现细小裂纹,甚至形成脱焊的环状裂缝。
电流检测:通过检查电流设置是否符合工艺要求,尤其是在负载变化时,是否电流随之增加。如果电流设置不足,可能会导致焊接不良。
晃动法:轻轻晃动电路板上的元件,尤其是较大元件,通过观察是否有松动现象来判定焊点是否存在虚焊。为提高效率,最好先缩小故障范围,再逐一检查。
震动法:使用螺丝刀轻轻敲击电路板,震动可能帮助发现虚焊点的位置。此方法需要小心操作,以免扩大故障范围。
补焊法:如果无法通过其他方法定位故障点,可以对怀疑的元件逐个进行补焊,这样虽然未能找到确切的虚焊位置,但可能通过加强焊接来改善电路性能。
如何解决虚焊问题?
根据故障表现判断范围:根据设备表现出的不稳定现象,推测可能的虚焊区域。
外观检查:重点检查大功率元件、易的元器件焊点。
放大镜检查:使用高倍放大镜仔细观察可能的虚焊点。
摇动电路板:通过轻微摇动电路板,观察是否有松动的焊点。
检查可疑元件:通过用手轻轻摇动可疑元件,观察引脚是否松动。
什么是假焊?
假焊是指焊接表面看似完成,但实际上并未成功连接。当焊点的引线被轻轻拨动时,会从焊接点脱落。这种焊接错误通常是由于焊接过程中的操作不当或工艺缺陷导致的。
假焊的成因
假焊的原因主要有:
焊锡质量问题:使用劣质焊锡或不合格的焊料会导致焊点不牢固。
助焊剂不足或质量差:助焊剂的作用是去除焊接表面的氧化层,若助焊剂量不足或性能差,容易导致焊接不良。
表面清洁不良:焊接前未清洁焊接表面,导致焊锡无法良好附着,产生假焊。
烙铁温度问题:如果烙铁温度过高或过低,会导致焊点熔化不完全,造成假焊。
焊接时间不当:若焊接时间过长或过短,焊点可能未能完全凝固,造成连接不牢。
元件引脚氧化:若元件引脚存在氧化层,焊接时无法形成牢固的连接。
假焊的危害
假焊的危害与虚焊类似,都是电路不稳定的潜在原因。假焊的焊点看似连接,但实际却没有形成良好的电气连接,导致电路时好时坏,稳定性差,噪声增多,给产品的使用、维护和调试带来重大隐患。长时间使用后,假焊点可能因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振动等)而逐渐恶化,导致接触不良,进而影响整个电路的正常工作。
如何检测假焊?
目视检查:用高倍放大镜仔细检查电路板特别是元件的焊点。大功率电阻、三端稳压管、三极管、芯片等焊接点,若表面不平整或焊锡不均匀,可能存在假焊。
敲击法:开机后,使用木棍轻轻敲击线路板,观察电路的响应。如果某一部分未能正常响应,可能是该区域存在假焊问题。
摇动法:在确认故障区域后,可以通过轻轻摇动每个元件,检查是否存在松动的焊点。
假焊的解决办法
优化焊锡印刷:确保焊锡均匀分布,调整刮刀片的形状与状态,必要时更换磨损的刮刀片。
元件贴装检查:确保元件的安装位置准确,避免端子变形导致假焊。
加热与焊接温控:提高回流焊的预热温度和时间,确保焊点充分熔接。
严格管理锡膏使用:更换过期的锡膏,并根据有效期和先入先出的原则使用锡膏。
虚焊与假焊的区别
虚焊和假焊的主要区别在于,虚焊虽然连接不牢,但焊点之间仍然有一定的电气接触,而假焊则是焊接根本没有成功连接,表面看似焊接完成但实际没有形成有效的电气连接。虚焊通常导致电气接触不稳定,而假焊则根本无法导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