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模式四个层次_心智提升的六个方法

2024-11-2205:01:59创业资讯0

有些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格外严格,甚至是过于高昂。孩子虽然乖巧,每天都会花很多时间在做题上,连休闲和玩耍的时间都没有,但成绩依然没有显著提升,感觉付出的努力和得到的回报不成正比。尤其在重要的考试前后,孩子往往会发挥失常,无论是期末考试、还是中考和高考,常常都未能如愿。

武汉大学的校长周叶中曾提到:“人与人之间最小的差距,是智商的差距。”这句话提醒我们,很多孩子智商并不成问题,也付出了很多努力,然而他们的表现却常常与期望相差甚远。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孩子的考试成绩总是不尽如人意呢?

答案或许就隐藏在“焦虑”背后。

焦虑,事实上会影响到孩子的大脑和心智发展,严重时甚至可能让他们无法清晰地感知自己和外界的事物。有人曾采访过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学生,问他们:“你们考试前图书馆常常是座无虚席,考试结束后却依旧有许多同学在自习,为什么呢?”这些学生的回答颇为淡定:“考试不过是一个总结的过程,既然已经总结完毕,那就继续学习,不是吗?”他们并不因考试而过度紧张,也不会因考试结束就松懈下来。即使遇到失误,也能冷静总结,改进,再接再厉。

这种思维模式恰恰是一种高度心智化的体现。它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内心的情感,并且能够明白这些情感如何影响到自己的行为。而那些总是处于焦虑中的孩子,往往会对考试结果产生过度的恐惧感,他们过度担忧考砸了会带来的后果,最终可能导致情绪失控,影响成绩。

有些父母或许会说:“我在孩子考试前,总是告诉他‘放松,考试不好也没关系’,那他为什么还会感到焦虑呢?”父母的焦虑,可能会无形中影响到孩子。许多父母在教育中,往往采取的是“武”的方式——责骂或惩罚,或者是“文”的方式——冷嘲热讽和施加压力。这些对孩子而言,可能意味着极大的心理负担。即便孩子到了青春期,父母开始尝试与他沟通,用温和的语气劝导,但孩子内心深处已经埋下了“考试失败等于天塌下来的”根深蒂固的恐惧感。

这种恐惧感往往并不会带来任何正面的效果,反而可能让孩子陷入更深的焦虑,导致他们更难发挥出真实的水平。而焦虑带来的负面情绪,也让这些孩子的脾气越来越暴躁,因为他们的心智化通道已经被焦虑压缩到了极限。

那么,父母该如何帮助孩子减少焦虑,提升孩子的心智化呢?关键在于父母如何对待孩子,如何与孩子沟通。情绪平稳的父母,往往会在面对问题时保持冷静和理智。他们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仅关注自己的需求,也能顾及孩子的感受。这样的父母,以身作则,能够帮助孩子形成更高的心智化,今后在人际关系、事业以及家庭中都会更加顺利。

有些家长可能会说:“老师给了我们很大的压力,我们自己都焦虑了,孩子怎么能不焦虑?”确实,生活中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压力是不可避免的,但作为父母,我们必须学会消化这些压力,而不是将其转嫁给孩子或家庭成员。家长的角色,是照顾孩子的身心健康,而不是替代学校进行教育。家长如果能在自己的责任范围内提供支持和帮助,那无疑是积极的。但如果父母过度干预,试图控制孩子的一切,最终受伤害的将是孩子,许多心理上的伤害往往是不可逆的。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由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一切所构成,这让我们往往认为自己对世界的认知是全面和准确的。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判断的、理解的事物,可能并非我们以为的那样。比如,当孩子沉迷于游戏时,父母可能会大声训斥,甚至采取惩罚的方式,这时大多数家长可能觉得自己完全有理,认为孩子的行为是不可容忍的。但是冷静下来反思后,或许会发现:

游戏本身并没有问题,问题可能在于孩子玩游戏的时间和频率,那么我们是否提前与孩子制定了相关规则?

父母的表达方式可能不当,过于激烈的反应可能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孩子从羞愧到愤怒的情绪波动,会影响他们的心理状态。

父母是否曾尝试过和孩子一起寻找其他有意义的娱乐方式,如运动、唱歌、旅行等,而不是仅仅批评游戏?

这些反思能够帮助父母从自以为是的立场中,看到自己可以改进的部分。正如每个人在人生中都会有成功和失败,通过不断反思和调整,我们才能成长和进步。这样的心智化训练不仅对父母有益,对孩子也同样重要。

当父母能够百分百信任孩子时,会形成一种“我们感”,这是一种深刻的连接感,能够带给双方滋养和力量。在这种相互信任的氛围中,孩子会更有安全感,心理状态也会变得更加稳定。有位初中老师曾说:“如果学生带着信任来提问,就算他们暂时不知道答案,我也会尽力帮助他们查找资料,第二天再提供反馈。而有些孩子,如果一开始就不信任我,总是带着挑衅的语气提问,我也很难对他们产生好感。”这段话揭示了信任在人际互动中的重要性。信任的存在,能够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而在这种氛围中,心智化的提升就变得更加容易。

父母心智化水平高,孩子的心智化自然也容易得到提升。心智化并不仅仅是父母教育孩子的工具,它也是我们每个人需要不断修炼的能力。特别是当我们感到自己情绪波动大、做事缺乏条理、或是总是感到困惑时,提升心智化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要学会从多角度看待问题,调整内心,并且引导自己的行为,让自己成为心智的主人。这不仅能帮助我们个人成长,也能帮助我们的孩子在未来的人生中更加从容、自信,迎接每一个挑战。

—END—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