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讨论了的基础概念以及分类,还提到了我个人在股票中更偏向于选择指数(被动型)的原因。今天,我们将进一步探讨股票中的两大类型:主动与被动,并进行详细对比。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分享了自己投资的主动型——国泰估值优势混合的表现,过去一年半的收益并不理想。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主动的表现真的不如指数吗?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应该放弃主动,转向指数?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得明白如何评估的收益。假设一个主动的收益为5%,我们该如何判断这是否优秀呢?如果这是在2018年,那么5%的回报率其实已经相当不错,毕竟大盘指数下跌了这么多;但如果是在2017年,这个收益则显得相当平庸。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评估一个的好坏,不能单纯看它的绝对收益,而是要有一个比较的标准,通常我们会选择与市场大盘指数(如上证指数或沪深300指数)进行对比。
这样的比较虽然大致可行,但并不完全准确。为了深入理解的表现,我将介绍一个经典的资产定价模型——CAPM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通过这个模型,我们可以更科学地分析的收益表现。
理解CAPM模型
CAPM模型中,β值代表了一个资产相对于整体市场的风险。简单来说,β值是衡量该资产相对于市场波动性的一种指标,风险越大(β值越大),我们期望的回报也应该越高。CAPM模型的第一个公式可以简单理解为:一个资产的期望收益溢价,与其风险成正比,同时也与市场整体的风险溢价相关。
β值大于1:意味着该资产的波动性高于市场,风险更大,期望回报也应该更高。典型的高β值资产包括一些中小盘股、科技股,或者类似纳斯达克、创业板这样的指数。
β值小于1:说明该资产的波动性低于市场,风险较小,期望回报也较低。通常这种资产包括一些大蓝筹股,如上证50指数等。
通过CAPM公式,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得出该资产的“α收益”。α收益指的是实际收益与期望收益之间的差额。如果一个的实际回报高于期望回报,那么它的α收益就是正的,反之则为负。
主动与指数的收益差异
基于CAPM模型,我们可以将一个的收益拆分为两部分:β收益和α收益。
β收益:即该跟随市场整体走势所获得的收益。
α收益:即该相对于市场的超额收益,也就是经理通过主动选股所带来的额外收益。
例如,假设某年沪深300指数的收益为10%,无风险利率为3%,那么根据CAPM模型,这个的期望收益应为:
3% + 1.3 * (10% - 3%) = 12.1%。也就是说,只有当该的实际收益达到12.1%,才算与其所承担的风险相匹配。
高收益通常意味着高风险。如果一项投资的收益远高于其预期回报(即α收益为负),那么我们就要小心谨慎,看看它是否真的符合自己的投资目标。
主动的表现如何?
根据我的调查数据,在不同市场环境下,主动的α收益表现如下:
震荡市场(2015年1月1日-2019年5月17日):主动整体表现优于指数。
下跌市场(2018年1月26日-2019年5月17日):主动的表现仍然优于指数。
上升市场(2019年1月3日-2019年5月17日):主动再次超过了指数。
有趣的是,在震荡和下跌的市场环境中,混合型(也是主动)表现得比股票型要强得多,这可能是因为混合型通常能够在不同市场中调整配置,降低风险。
为什么选择指数?
尽管在某些市场条件下,主动的表现优于指数,但选择指数的理由并不单纯是因为它的收益更高。以下是我个人选择指数的两大原因:
基于统计分析的平均收益:虽然平均来看,主动在某些市场环境下表现较好,但普通投资者并不总是能购买到“平均”收益的。主动的表现与经理的能力密切相关,而我们对经理的了解有限,很多时候我们难以判断其真实能力,导致投资决策不稳定。
透明度和数据可得性:与主动不同,指数的信息公开透明。我们可以轻松获取有关指数的各类数据,包括技术面数据、基本面数据等。以深证F60指数为例,它的成分股、权重分配以及相关的技术指标都可以公开查阅,投资者可以根据这些公开数据来构建自己的交易策略。
深证F60是由深市A股中非ST股票和非暂停上市股票中筛选出的60只基本面最强的股票构成的。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数据进行自定义的分析,甚至自己计算出F60的指数值和相关的技术面数据(如均线走势、金叉银叉等)。
结论
指数的最大优势在于其公开透明的特性,使得投资者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自主判断和分析。而主动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使得普通投资者在选择时容易受限于经理的能力,且无法获取足够的透明数据。
接下来,我们会在未来的文章中详细探讨如何利用指数的数学原理,构建适合自己的交易系统,选取合适的指数并进行买卖操作。通过数学分析,我们可以更精准地把握市场动向,优化投资策略。
如果对以上内容感兴趣,可以参考相关链接,进一步了解α、β的定义及其在投资中的应用。也可以在平时的投资中尝试用这些方法来指导自己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