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的采购管理中,通常可以将采购流程分为两种主要的模式:一种是“全程负责型”,另一种是“分段式”流程管理。
全程负责型,顾名思义,是指由一个采购员负责整个采购过程的所有环节。具体来说,每个采购员会按物资类别进行分工,负责自己负责的品类。从接到采购需求开始,采购员会独立完成从询价比价、审批、发出订单、收货、付款申请、处理、与供应商对账等一系列流程,直至采购的全过程结束,确保每个环节都由同一名采购员负责,便于对整个采购过程进行全面的掌控和。
而分段式的采购管理方式,则将采购流程拆分成几个关键阶段,并由不同的人员负责每个阶段。这些阶段通常包括:
寻找合适供应商
供应商的评审与选择
订单的处理与管理
入库和质量控制
这种分工方式的特点是,每一环节都有专门的人员负责,从而提高每个环节的专业性和精细化管理。通过将采购流程分成若干个阶段,不同的专业人员可以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优化采购效率。
那么,哪种模式更为高效呢?其实,这要根据企业的规模、运营方式以及业务需求来判断。如果企业运作方式偏向于项目制,那么“一条龙”式的分工可能更加高效。因为在项目型工作中,采购员需要紧密配合项目的进度和需求,通常由单一采购员负责整个项目的采购事务,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响应速度。相反,如果企业采用批量生产的方式,采购流程比较稳定且量大,采用“分段式”管理会更加合适。这样能够充分发挥专业人员的特长,减少在专业领域的重复劳动和时间浪费。
例如,在“分段式”中,寻源阶段的工作要求采购员对市场有深刻的了解,具备强大的谈判能力和合同管理能力。供应商质量工程师(SQE)则负责对供应商的资质进行,并通过供应商评审来提高其能力;而订单管理人员则需要深谙供应链管理,依照生产与销售的预测来做好采购预测,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库存管理。
另一个常见的采购管理难题是采购员如何分配供应商的管理任务。一个采购员负责的供应商数量或采购金额是否有关系?假设一个采购员管理5个供应商,另一个管理80个供应商,负责5个供应商的采购员的采购金额却比管理80个供应商的采购员还要高。这种情况引发了关于工作量评估的讨论。如果两位采购员的专业水平、经验或操作能力不同,管理供应商的数量可能无法完全反映其实际的工作量。
比如,如果一个刚毕业的年轻采购员负责80个供应商,她可能会因为经验不足而无法快速处理复杂的采购事务,虽然她在电脑操作方面非常熟练。而另一位经验丰富的采购员,负责的只是5个供应商,但他对产品的了解非常深入,能高效完成采购任务。这样的情况下,二者交换工作时,年轻采购员可能就无法胜任复杂的任务,而资深采购员则可能在电脑操作上遇到困难。
采购管理人员的工作分配不仅要根据供应商的数量来决定,还需要考虑每位采购员的专业能力和实际工作效率。
除了分工的挑战外,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采购人员的时间应该如何合理分配。在很多企业中,采购人员往往会把大量时间花在行政事务上,如单纯的订单处理、数据录入等。这些事务虽然必要,但对企业的整体价值贡献有限。相反,战略性工作,如供应链优化、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建设等,却往往被忽视,尽管这些工作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采购部门的领导者需要帮助采购人员合理调整工作重心,确保他们能够投入更多时间在战略性任务上,从而提升整体的工作效率和业绩。
采购管理的方式并没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运营特点、人员能力以及所面临的具体需求,灵活选择最合适的采购管理模式。采购人员也应通过时间管理和自我提升,优化日常工作,以实现最大的工作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