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目的地”与“文旅”的概念存在一定差异。简单来说,如果我们把文旅看作是一个整体的“面”,那么文旅目的地就是一个个独立的“点”。这些“点”可以是一个、一座城市,甚至一个景区、一家酒店或一间咖啡馆。从宣传效果来看,文旅目的地的营销最终目标是提升品牌形象,而营销的直接体现则是通过客流量的增加来衡量。那么,业内是如何在众多文旅目的地中脱颖而出的呢?
一、明确文旅目的地的定位
明确定位至关重要。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品牌比如“邮政奶茶店”和星巴克,这两者的营销方式截然不同,针对的市场和人群也各有特点。文旅目的地的营销也不例外,不同的市场、不同的人群,甚至不同的营销平台,定位方式和表达方式都会有所不同。初步的定位工作决定了文旅目的地的宣传效果。第一步是要向市场传达出你到底是什么,通过这种方式提高知名度。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出目标市场对文旅目的地的接受程度。如果发现知名度迟迟未能提高,可能就需要重新审视和调整营销策略。值得注意的是,文旅目的地的营销定位和最初的建设定位并不完全相同,前期的定位可能更多是从产品或资源的角度出发,而营销定位则需要更符合市场的需求和趋势,因此两者不必完全一致。
确定了营销定位之后,接下来的工作是根据定位来设计宣传内容。这包括文案的风格、宣传的内容和呈现方式、海报的设计重点等,都应该围绕这个定位展开。不同的营销平台和目标受众的特征也需要考虑进去,使得传播方式能够最大程度地引发受众的兴趣和共鸣。
二、洞察消费者决策过程
过去,90年代前的旅游更多是为了尝鲜,而90后的旅游则逐渐转向注重个验和感受。基于这一变化,新兴的“新文旅”模式应运而生,正是站在了洞察和把握消费者决策流程的前沿。
通过对文旅目的地资源的深入分析,营销团队能够勾画出目标游客的基本画像,进而识别他们的核心需求。例如,年轻游客可能更看重独特的旅游体验,而家庭游客则可能更注重休闲娱乐和服务设施。理解并准确预测消费者的需求,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为了促使游客对文旅目的地产生强烈的兴趣和向往,营销方需要尽可能与游客的情感需求产生共鸣。这种情感上的认同和互动能够有效提升游客的好感度,从而驱动更多的客流。
三、借力互联网营销手段
随着短平台如抖音的崛起,互联网营销已成为文旅目的地推广的重要手段。对于90后及年轻一代消费者来说,网络上的热度和讨论度往往比景点本身的游玩项目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如何在互联网上构建起强有力的品牌形象,成为了关键。
例如,理塘这一小众的旅游目的地,本身的承载游客能力并不大,但由于丁真的走红,它迅速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关注。虽然理塘的旅游设施和景点并不算特别突出,但借助丁真的网络热度,这个地方的游客量急剧上升。同样,机票盲盒这一营销形式虽然未必直接带动游客涌向传统的旅游胜地,但因其新颖性和话题性,成功吸引了大量年轻人的目光,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保持了长时间的关注度。
短营销已经成为文旅目的地宣传的主流方式。许多网红人物,如丁真、不倒翁姐,都是通过短平台一夜成名,吸引了大量游客的目光。通过配套的旅游资源链接,短的引流效果得到进一步增强。近年来社交平台和旅游App的普及,也让文旅目的地的网络社区营销变得愈加重要。比如,小红书、旅行App等社交平台成为了年轻人分享旅游体验和推荐目的地的重要渠道。
不仅如此,影视作品、小说和电视剧的影响力也逐渐成为吸引游客的利器。通过电影或电视剧的热播,相关的拍摄地往往会成为游客纷纷前往的“打卡地”。这种方式带来的客流效应在近几年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了一种新的文旅营销模式。
黄村文化创意产业园认为,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文旅目的地营销,成功的关键都在于“新奇”二字。营销的目标是调动消费者的好奇心和憧憬心理,让他们产生对目的地的向往,从而激发他们的旅行欲望,最终实现预期的客流量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