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的主要工作是什么_设计行业哪个最有前景

2024-11-2315:09:25创业资讯0

自从房地产行业进入低谷后,许多设计师的工作量大幅下降,许多设计公司也陷入了困境。为了减轻财务压力,一些公司选择将设计师的预支工资降至2000-2500元/月,甚至取消了所有员工福利。这一变化让设计师的待遇逐渐降至社会的底层,不仅工资低,地位也随之降低。那么,尽管如此,为什么依然有设计师坚守在这个岗位上呢?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思考,我认为目前仍在岗位上的设计师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生活所迫型。

这类设计师通常背负着沉重的经济负担,尤其是房贷和车贷。他们的职业技能较为单一,且社交圈子较小,几乎没有其他选择的余地。在公司里,他们只能勉强维持低薪和基本的社保待遇。为了节省开支,他们习惯骑自行车上下班,自己做饭,尽量避免额外消费,同时也接一些外包项目,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换取收入。

第二类:默默进修型。

这一类设计师已经意识到,仅凭绘图技能并不能维持长久的职业生涯,因此他们开始准备各种职业资格考试,希望通过考取相关,晋升为更高职位的专业人士,或转向其他领域的工作。他们看中的是职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力求通过知识和资格拓宽职业道路,为未来增添更多选择。

第三类:副业加班型。

这类设计师通常也面临较大的经济压力,但他们不愿意将自己的身体透支到极限。于是,他们选择在单位待着,接受低薪和社保待遇,但下班后则会迅速转战第二职业,做一些工作,比如摆摊卖小吃、送外卖或跑滴滴等。他们提前为可能的裁员做好准备,确保自己在失去主业后能快速适应并找到其他经济来源。

第四类:安于现状型。

这些设计师通常是较早进入职场的,他们在年轻时已经享受了一些行业的红利,生活上并没有太大压力。没有房贷车贷的束缚,父母也能提供帮助,他们的生活较为轻松自在。工作上,他们按部就班,上下班准时,空闲时会打打游戏、看球赛,偶尔点个外卖,享受简单的生活,早早进入了“养老”模式,对工作没有太大的热情,更多的是享受当下的安稳。

第五类:富裕家庭型。

这一类设计师的家庭背景较为优越,可能是受益于上一代的经济红利,或者家里有多套房产,经济条件宽裕。他们上班的动力并不在于薪水的高低,而是更多追求一种生活的规律和稳定。他们的工作态度相对轻松,最在意的是不加班,工作外更多时间用来健身、旅游或享受个人生活。

第六类:创业型。

这一类设计师通常性格外向,具有较强的商业头脑。他们并不单纯把工作当作职业生涯的全部,更多的是将它视为一个跳板,去探索更多的商业机会。他们积极寻找与同行和其他行业的合作机会,参加各种商业活动和会议,通过业务拓展、做小项目或创业,充分利用公司平台,既是员工也是小老板,既能完成工作任务,又能通过其他方式获得收入。

这些是我对当前仍在设计岗位上坚守的设计师的一些观察。大家怎么看呢?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