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中,语言技能和核心素养是两个重要但常被混淆的概念。语言技能,通常指通过短期训练获得的对语言的敏感性,如辨析句子的准确性或识别语法错误。而核心素养则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逐渐积累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情感素养和思想品质。
如果将语言技能拆解成不同的层面,那么核心素养则可分为三个层次:情感、思想和品质。这里的“品质”不仅仅是指个性品质,还包括道德品质。实际上,语言技能和核心素养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语言的听、说、读、写无一不承载着情感与思想,而情感和思想一旦开始表达,就必须依赖语言。反之,若语言缺乏情感和思想的支撑,它便会变得单调无趣,毫无生命力。
语文这一本应充满生命力的学科,为什么却常常被学生所厌恶?为什么与生命息息相关的课程,在应试的框架下,却逐渐被边缘化,甚至沦为“豆芽学科”?难道这不该引发我们的深刻反思?从教学到考试,是否我们将语文困在了语言的框架中,忽视了它应有的情感与思想的传递?毕竟,语文被称为“文学”,难道这只是一个名字吗?
语言的实践从来都与探索自我密不可分。正如古代的“国学”,阅读经典的也是一次自我探索的过程;写作不仅是写文言文,也是书写自我。如何能脱离生命经验进行言语活动呢?生命是经验的积累,而语言的实践则是唤醒这些经验、启蒙生命的过程,它让我们在不断的寻觅与重塑中,重新发现自我。
每个人都天生拥有爱的潜力,并积淀着与爱相关的情感。但只有通过教育和语言活动,爱才能得以觉醒。语言通过触动经验,引感的共鸣,进而激发兴趣。当情感与生命的紧密联系得以建立时,语言活动便不再是单纯的技巧练习,而成为生命体验的一部分。
我们深信,孩子们正是在不断的言语实践中,发现并感悟到爱的美好,进而自觉追求爱,消弭,最终建构起一座的高塔,用整个生命去诠释这个。而为什么的种子会变成吞噬生命的癌症,导致人生悲剧的发生?难道这与语文的教学缺乏对生命的关注并没有关系吗?
唤醒情感并非易事。它不同于死记硬背的定理,情感经验通常是潜藏在内心深处的,只有经过长时间的语言实践,才能逐渐被唤醒。如果他人遭遇不幸而激发出对他人的怜悯,那么自爱的觉醒则来源于尊严的遭遇创伤。这两种情感的觉醒,都需要在不断的言语实践中积淀,才能一点点地复苏。
每一次情感的触动,都是揭开蒙昧的一层帷幕,经过多次的触动,才能最终升华为深刻的自我体验。如果教师的作用还有意义,那就不仅仅是从文本中提取情感,更重要的是学生如何进行言语实践。只有在高度独立的实践中,经验才能被唤醒,并最终升华为自觉的情感。
哪怕教师不断强调爱是愉悦和美好的,恨是自我折磨,学生的内心也不会有所觉醒。只有通过与文本的深刻对话,才能触及到经验的根源,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让学生理解并感受爱,是语文教育乃至所有学科的根本使命,它为未来的幸福播下种子,也为生命的成长奠定基础。
语言实践虽然能将潜意识中的经验转化为自觉的情感,但情感仍然处于半自觉的状态,容易被遗忘,难以成为生命发展的驱动力。只有当情感上升为思想时,它才能指引我们去重塑生命。
思想是情感在经历浩劫后形成的人生真理,是情感与理性结合的产物。它代表了我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问题所得出的观点。思想是我们突破惯性和环境束缚,开辟新生活的先导,是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体现,也是未来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
语言的实践是思想之树生长的土壤。没有情感和思想的支持,单纯的读写训练便变得空洞无力,无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学习不仅仅是技能的积累,更是经验与知识的创造性结合,思想的成长。
知识的积累包括技能和思想两个方面。技能往往受限于知识本身的框架,与未来的发展较为脱节,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学到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用处不大。而思想则不同,它蕴自我独特的情感与思维方式,是个性品质塑造的基础,也影响着个体未来的成长与发展。
比如,思想总是倾向于批判性思维,而批判性思维又往往伴随着叛逆的个性,这种叛逆精神正是未来创新与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思想必须是独立的,它不能仅仅依赖书本或教师的教导。它是个体思维的产物,只有当我们从他人那里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自我的思想时,才算真正拥有了思考的自由。尽管情感和思想是教师在课堂中最常提到的概念,但许多教师却往往在教学中偏离了这些目标。因为他们将课文中的情感抽象化、枯燥化,转化为死板的知识点,最终失去了对生命的启发作用。
要激发学生的经验,除了通过生动的文本体验,别无他法。唯有在安静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最深刻地感知文本,让内心的经验被真正触动,激发起他们的想象力。
教师的情感和文本的感染力是两回事。教师的情感表达多依赖视听刺激,它无法激发学生的内心经验和想象;而文本则能通过其内在的力量,直接触动学生的灵魂。纵使教师能通过思想进行,也只是让学生变得顺从,而无法激发真正的独立思考;即使教师的情感能学生的情绪,也仅仅是肤浅的情感反应,而无法唤醒内心深处的经验。
尽材经过精心编写,但许多课文并未真正触动学生的内心,留下深刻的印象。难道这不该引起我们的反思吗?
情感的感染需要经过升华,最终形成思想。当思想诞生后,阅读便从被动接受信息转变为主动创造新知识的过程。如果我们认为阅读是自我与文本知识的碰撞与融合,那么,能够激发思想的阅读,必定是具有干预性质的。
如果说阅读评论能够培养独立的思想,那么没有比这更有效的方式了。通过评论和讨论,学生能够对文本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反思,从而提升自己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而标准答案的设定,往往会限制学生的思维,他们的思想,值得我们深思。
如果我们将所有的人文学科的终极目标都视作文化的培养,那么情感和思想在文化中的作用是什么呢?文化可以被定义为认识自我的智慧,帮助我们理解“我是谁”和“我将成为谁”。任化观念的生命力,都来源于情感。如果没有爱,忠诚和孝顺只不过是死板的规则;没有爱,礼仪也只是一种束缚。语文作为文化的载体,其使命显然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而情感和思想正是这种智慧的结晶。
失去了爱与思想的引导,生命便会成为欲望的,最终沦为蒙昧的宿命。面对每一个人为的悲剧,有良知的教师都不应对此无动于衷。
如果阅读是一种以文本为参照探索自我生命的方式,那么写作便是帮助我们系统性地启蒙自我经验的实践,是一种自由的自我发现与重塑的过程。如果没有认识自我的思想智慧,如何能够写出有深度的议论文?没有情感智慧,如何能写出真挚感人的记叙文?然而在应试教育的框架下,这类写作早已变得稀少,反而充斥着大量机械、空洞的文字,成了教育乃至的悲哀。
情感和思想不仅是认识自我的智慧结晶,也是创新与生命重塑的源泉。如果情感是新生命的萌芽,那么思想便是支撑生命发展的基石。语言实践就像一片肥沃的土壤,在这片土壤中,情感和思想如同种子,生长成繁茂的树木,推动着生活的不断拓展和创新。
思想注定要突破既有的习惯和环境的束缚,这一突破通常表现为一种叛逆。叛逆的精神不仅是一种对现状的质疑,也是一种勇敢的表现,它指引着自我去做前所未有的事,并坚持到底,最终走向成功。正是这种精神,塑造出坚强的个性和道德品质。
个性和道德是思想的两大基石,它们如同两座并立。个性源自对自我信念的坚持和与外部环境的抗争,而道德则是为了他人利益而自愿牺牲自己的品质。两者相辅相成,矛盾统一,共同构成了完美的人格。个性与自爱密切相关,而道德与他爱息息相关,二者的结合最终凝结出丰富多彩的思想,成就了杰出的人物。
个性代表了生命的创造力,是一切创新的源泉,包括勇敢、坚强、叛逆、勤奋、正直等品质。而道德则是个性与社会和他人相处时的最高智慧,它为我们指引处世之道,是个性的最高策略。无论一个人的个性多么强大,创造了多么辉煌的事业,如果失去了道德的引领,最终也难逃失败的命运。
对于那些不懂得爱的个体,他们无法判断自我是谁,也不知道自己将走向何方。这样的生命,如何能够谈论语言技能?无论考取多少分数,这与其未来的潜能发展毫无关系,反而只能证明我们在教育评价体系中的某些根本性缺陷。
教育的真正意义不仅仅在于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更在于塑造学生的情感和思想,让他们能够在未来的生活中,理解自我、创造自我,并用这一过程指引自己的成长。语文,作为承载思想与情感的学科,正是为孩子们播下这些智慧的种子,使他们在语言的世界中不断摸索、发现并实现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