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一代宗师》中的一句台词,至今仍让人深思:
“人活一世,有的成了面子,有的成了里子,都是时势使然。”
其中,“里子”代表的是一个人内在的价值感,而“面子”则是表面上的虚荣。正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话提醒我们,不应依赖外在的得失来决定自己的情绪和价值。
而“面子”则是虚荣心的体现,许多人在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而这种外部的评价常常成为他们的自我认同来源。正因为如此,比较在人类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与他人对比,我们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从而扬长避短、实现个人的潜能。
行为学教授托马斯·穆斯维勒曾提到,“与他人比较是认识自己最基本的方式。” 这并非刻意为之,而是一种潜意识的行为,只要我们与他人接触,比较就会自然而然地发生。比如,当你在健身房锻炼时,不自觉地与周围的人进行比较,甚至这种比较只会在短短一瞬间发生。
富有的人进入一个更富有的圈子时,会感到自卑,仿佛自己什么都不是;而一些外表出众的女性,面对时尚界的模特时,往往也会产生自卑心理。对于虚荣心较重的人来说,幸福感更多地源于自己比他人强,而非源自自身的实际成就。
青春期,是人们最容易进行比较的阶段。
这一时期的青少年,正是通过他人的评价来确定自己的社会价值,这种时期的他们对他人的眼光格外敏感。聪明的父母总是通过鼓励和奖励来支持孩子,尤其是在青春期,父母的一句话可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随着年岁的增长,许多人对自己的认知逐渐稳定,攀比的心理也会自然减弱。但如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比较心理变得愈发强烈。社交平台如微信朋友圈和微博,充斥着他人的生活琐事和光鲜亮丽的一面,我们无需见面,便可以看到朋友和陌生人分享的每一个细节。
在过去,毕业后大多数人各自奔赴不同的地方,社交圈子相对有限,人与人之间的比较也并不频繁。今天,即使身处地球的两端,我们依然可以通过社交网络窥见他人的生活动态。甚至那些我们从未见过面的人,也能通过网络向我们展现他们的经历。
这无形中加重了我们的焦虑和不安。例如,当你毕业后未能如愿顺利工作,而刷朋友圈时却看到同学们的旅行照和升职加薪的消息,你是否会产生某种失落感?又比如,刚刚经历了一场感情的分手,看到微博上的情侣们大秀恩爱时,你又是否感到一丝苦涩?
与此我们自己也希望展现出最好的一面,因此每次自拍时我们总是精心修图,旅行时则更关心拍照和发朋友圈,而非享受风景。我们始终生活在一个信息化、网络化的世界里,这也加剧了我们内心的虚荣心,让我们时刻都在与他人进行无形的比较。
当他人不如我们时,虚荣心得到满足;而当我们不如他人时,自卑感则愈加加深。
在这种环境下,首先我们需要的是形成一种稳定的自我认知。关于“低头族”的讨论甚嚣尘上,许多人呼吁减少手机使用时间,避免过度沉迷于网络世界。但事实上,网络本身并非问题的根源,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管理自己的内心。
能够帮助我们脱离虚荣心的,正是建立起稳定的自我认知。只有当我们认同自己的身份和能力,尊重自己时,才会自然吸引到同样尊重我们的人。我们不该将自己的价值建立在他人的评价之上,做每一件事都应基于自己真正的兴趣和动机,而非迎合他人的期待。
美国心理学家海因茨·科胡特提出的“内聚性自我”概念,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深刻的理解。内聚性自我指的就是我们对自己的认知和自我接纳。
在我们形成内聚性自我之前,我们的自我评价往往取决于外界的反馈,外界的一点风吹草动都会让我们感到不安,甚至会迫使我们改变自己,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审美。一旦形成了内聚性自我,我们会保持对外界的敏感性,但不会因外部的变化而轻易动摇自己的根基。我们会先审视环境,再决定是否需要调整自己,或是去改变周围的环境。
当我们建立了内聚性自我后,社交网络反而可以成为一个积极的工具,用来加强与朋友们的联系,分享彼此的美好时光,而不是单纯的比较与攀比。
最终,我们应该比较的,是我们自己。我们要学会欣赏自己生活中的美好,无论身边的环境如何变化,不要总是聚焦于自己所缺失的,而是要看到自己拥有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