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大道”的人,天地万象自然会归向他,且彼此和谐相处,无有冲突,社会便能安稳、和平。那些悦耳的旋律和诱人的美味,的确会吸引路人驻足停留;“道”的真正呈现,却是朴素无华的。你看它时,似乎并不引人注目;你听它时,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音响,但它的力量,渗透于一切,无穷无尽,不可限量。
老子在这一章中,用简朴的语言描述了“道”的内涵。他指出,真正的“道”并不炫目,甚至没有特别的吸引力。那些华丽的、出奇不意的东西反而容易让人远离大道,偏离事物的本质。
“大象”代表了“道”在世界上的各种表现形式。这里的“大象”,不仅指宏伟的景象,也指代了“道”的多样性和包容性。“道”所显现的世界,有时是光明的,有时是阴暗的;有时是高贵的,有时是卑微的;有时是欢喜的,有时是忧愁的;有时是得到的,有时是失去的……这些不同的形态,都是“道”的一部分。
而“执大象”之意,就是要能够容纳并接纳这些看似矛盾、互不相干的形态,不偏好其中任何一种,而是以包容的心态接受全貌。只有当一个人能够虚怀若谷,广纳百川时,所有万物才能与他和谐共处,彼此之间不再有摩擦。正如老子所言,“往而不害,安平泰”,这就是“大道”所带来的和谐与安定。
人类的天性常常倾向于追求那些鲜明、独特、引人注目的事物,常常忽视了那些看似平凡的、低调的背景。例如,当你在人群中匆匆一瞥时,你的视线往往会被那些身高特别、外貌出众或行为突出的个体吸引。实际上,这些突出的特征,往往并不代表事物的全部,它们只是众多普通事物中的一部分。
这种偏好突出的视觉特征,源自人类的生存本能。人类的祖先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对“显眼”的事物特别敏感的能力,因为在大自然中,那些突出的特征往往预示着潜在的威胁——比如,异常的颜色、形态或行为,很可能是某种危险的信号。人的视觉系统会不自觉地聚焦于显眼的事物,忽略那些平常的、普通的事物。正因为专注于少数显眼的事物,人的观察也就变得不够全面,容易误判和偏离真实的世界。
生活中的人们,往往也会陷入这种思维误区。对于那些声色犬马、富丽堂皇的事物,人们会产生强烈的兴趣和依赖,而对于那些平凡朴素的事物,却不屑一顾。例如,动听的音乐和美味的食物总是能够让路人停下脚步,甚至沉浸其中,而那些普通的声音和普通的食物则不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人们沉迷于这些表面的美好,却忽视了那些被忽略的、却同样重要的平凡之美。
过度专注于少数的美好,容易让人的认知局限,最终造成与外部真实世界的不匹配。这种由偏见和片面信息构建起来的世界观,最终会导致不和谐,甚至给社会带来伤害。正如那些生活在奢华宫殿中的帝王,可能在百姓时,依然高谈阔论:“百姓无粮何不食肉糜?”这种来自错误心灵世界的言论,揭示了思维的偏差和与现实脱节的危险。
要想避免困境,真正的智慧在于反思和审视自身的认知方式。要避免在不完整的信息上构建起失真且片面的心灵世界,而应该以全面和真实的视角来看待一切。老子提醒我们,“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真正的智慧,往往不是轰轰烈烈的,而是细水长流、淡然而深远。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物,也许正是“道”的一部分,它们同样值得我们关注和珍惜。
只有当我们从多角度接纳这个世界的真实面貌,无论是光明还是黑暗、善与恶、荣与辱,才能构建一个更加完整的内心世界。当我们的认知和外部世界达成统一,我们便能够真正“执大象”,理解“道”的深远与奥妙,真正做到“用之不足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