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曾说:“我不是生而知之者,我的爱好是古代圣贤的道理,且始终勤奋努力去追求它。”这段话反映了孔子对知识的态度和对学习的重视。其“好古”之意,指的是他对古圣先贤智慧的尊崇与仰慕,这与“信而好古”中所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
在《论语·季氏篇》当中,孔子曾将人类的智慧与学习的过程分为三种不同的层次。他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者,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天赋极高、天生聪慧之人,是属于最上等的;通过学习获得知识的人,则是次等的;那些在困境中依然努力学习的人,处于第三等;而那些困而不学的人,则被认为是最下等的。孔子自认为自己属于“学而知之者”的范畴,并且他并不认为自己天生就是一个智慧过人的人,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与努力,逐步掌握了知识与智慧。
具体来说,孔子的这段话可以翻译为:“我并非生来便知晓一切,只是深深热爱并敬仰古代圣贤的学问,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敏锐与勤奋。”这充分反映了孔子对于学习的态度,强调了学习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积累,更是对智慧与品德的不断追求。
朱熹在《论语集注》中也引用了尹焞的解释,尹焞认为孔子应该属于“生而知之”的圣人,之所以孔子总是谦虚地自称“非生而知之者”,一方面是因为孔子在强调个人的学习与努力,也是为了激励学生。他指出,虽然孔子天生具备深邃的道理与智慧,但许多如礼乐、历史变迁等知识却是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理解和掌握的,孔子正是通过后天的努力,才得以掌握这些学问,并最终成为伟大的教育家。
对于“敏以求之”中的“敏”字,朱熹做了进一步解释。他认为,“敏”有“速”之意,指的是追求知识时的急切与专注,形容一种汲汲营营的心态。除此之外,“敏”还蕴含了学习和工作的高效率,暗示一个人不仅要努力地追求知识,还要做到思维敏捷、应对果断。孔子提到的“敏”,不仅仅是指单纯的快速,更是一种高效且充满活力的学习态度。
孔子通过自己对学习的深刻理解,向后人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天赋固然重要,但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努力,才能真正掌握知识、获得智慧。而“敏以求之”的精神,也应当成为每个人追求进步的动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