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电视怎么样好不好_十大不建议买的电视机品牌

2024-11-2506:21:36创业资讯2

小米电视5系列,性价比是否值得信赖?

最近,小米推出了其电视新品——小米电视5 75英寸与小米电视5 Pro 75英寸,售价分别为7999元和9999元。看着这些价格,许多消费者开始犹豫:这两个型号的配置真的配得上这个价格吗?

我的看法非常明确,不值得购买。

我们先来看看小米电视5 Pro 75英寸的介绍页面,最后有一行小字写着:“丰富接口,满足多样的娱乐升级需求”。好啊,我们放大来看这些细节。

嗯,U 2.0接口。

等一下,我突然想起我家五年前购买的小米电视2 55英寸,居然还是U 3.0接口!这发展趋势怎么变成了倒退呢?

小米的这种定价完全没有诚意。你不如直接去Bestbuy买个海信H8F,磨掉logo再加个小米标,那种电视至少比这两款更有诚意。

按照这个价格,我宁愿去选东芝(TOSHIBA)75U6900C,真的是超值选择。它有:

160分区背光

1000nit的高亮度

120Hz屏幕刷新率

MEMC运动补偿技术

90% NTSC色域

最近在京东,东芝75U6900C还在做活动,减了500元,最终到手价是7699元,比小米的两款更具性价比。

再看一下三星Q60这款75英寸电视,售价大约在8000元左右,这款也比小米电视5 Pro更值得购买。三星的量子点屏幕、MEMC技术以及色彩表现,都比小米的电视要好得多。

说实话,如果小米真想在高端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不如去找TCL合作,让他们把R625带到国内市场;或者和海信谈谈,把H9F和H8F引进。这样做,不仅能够提升竞争力,还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

至于小米电视,超过3000元的型号基本上都不值得购买。无论是和海信、荣耀,还是东芝、索尼相比,都是惨败。

小米的策略一直是通过“大屏”来掩盖“芯片”的问题。换句话说,他们通过尺寸来取胜,但对于芯片的解析能力和音响的细节却从未做过真正的提升。而且,小米经常在宣传中罗列一些高大上的技术名词,最后在细节上却通过小字注明:“仅处理器支持”。这种方式,也太敷衍了。

我相信,大家对小米的“性价比”早有耳闻,甚至即便在年初的拆机事件之后,仍然有不少米粉为其辩护,无法接受小米电视在实际体验上的不足。

但我始终坚持认为,价格超过3000元的小米电视,并没有表现出它应有的价值。无论是和海信、荣耀、东芝、索尼这些品牌对比,差距都很明显。

画质对比:

为了让大家更清楚了解,我整理了几款热门电视的对比数据,包括小米电视5、5 Pro、东芝U9000C和索尼X8500C,这四款都是75英寸的型号。我们来看画质:

小米电视5由于没有运动补偿技术,直接被淘汰了。

紧随其后的是小米电视5 Pro,它的画质还算过得去,但对比东芝和索尼,差距显而易见。

从表格中可以看到,东芝U9000C凭借其160分区背光、120Hz刷新率以及高色域,显然是画质最优的选择。而且,它还支持安装第三方软件,没有广告,性价比极高,推荐给预算在1万以内的消费者。

对于追求极致画质的用户,索尼X8500C则是不二之选。虽然价格略贵,但它搭载的索尼专有画质处理芯片和广色域技术,让画质表现更加精准和出色,带来极致的视听体验。

综合配置对比:

索尼X8500C>东芝U9000C>小米电视5 Pro

小米电视5和5 Pro的系统也没有什么特别优势,而且广告多、操作不够顺畅,这也是我不推荐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画质、配置到使用体验,东芝和索尼无疑是更胜一筹的选择。

小米电视在价格较低时,确实提供了不小的性价比,特别是千元以下的型号。价格一旦超过3000元,性价比就开始显得不值。这些年,小米不断通过“大屏”策略来吸引消费者,但如果你真要考虑长期使用和实际体验,我建议还是选择其他品牌的高性价比产品。

如果你坚定喜欢小米电视,并且只看重品牌,那你可以选择购买。但如果你重视电视的综合性能和性价比,那就不建议花费更多的钱去购买这些价格超过3000元的小米电视。

如果你在小米和荣耀之间做选择,我更倾向于荣耀,因为它在硬件配置和系统优化方面,给人的体验更为流畅和实在。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