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餐桌上的“常青树”
在的美食世界里,小龙虾无疑是一道永恒的风景。无论是蒜泥味、冰镇、十三香,还是麻辣口味,吃货们总能想出无数种方式来调味这道美食。每当聚会时,几乎每个人都能呼朋引伴,起码五斤小龙虾才算是有滋有味的开始。
小龙虾的魅力,不仅仅体现在那弹牙的虾肉上,很多人对那一口浓烈的“虾黄”也是情有独钟。特别是在吃的时候,用嘴一吸,虾头里的“虾黄”滑入,满嘴的鲜美滋味令人陶醉。但这道美食的也带来了一个争议——那就是,虾头中的“虾黄”究竟能不能吃?
网上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声音:
一派说法是——
虾头里的“虾黄”是非常有营养的,口感也极为鲜美,它类似于蟹黄,当然可以放心享用。
另一派则认为——
虾头里的“虾黄”其实是一些脏东西,甚至有些人认为那是“脑屎”,吃了对身体有害。
那么,小龙虾的“虾黄”究竟该不该吃呢?我们来听听南京鼓楼医院临床营养科副医师陈晓甜的专业分析。
陈晓甜表示,小龙虾的“虾黄”和蟹黄是有本质区别的。虾黄由虾的脑部、心脏、胃和消化腺等器官构成,实际上它并没有办法完全分离。换句话说,在食用时,你可能会同时摄入一些脏东西或是寄生虫。龙虾的两侧肺部也与虾头相连,可能也会摄入一些由肺部过滤的杂质。而对于母虾而言,虾黄中还包含了。综合来看,陈晓甜并不建议食用虾黄。
陈晓甜也指出,尽管虾黄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小龙虾的尾部肉质却是非常值得推荐的。虾肉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与奶制品、蛋类、肉类中的蛋白质成分相似,是一种优质的蛋白来源。适量食用小龙虾的虾尾,能够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蛋白质。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食用时一定要去除虾线(即虾的肠道),并确保在烹饪过程中虾肉完全熟透,以避免寄生虫等潜在的风险。
小龙虾美味,但安全更为重要。大家在享受美味时,也要特别留意健康问题。适当的烹饪和科学的食用方式,才能让这道美食既美味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