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先生曾形象地将教育比作园艺,强调培养孩子如同栽培花木。正如园丁需要了解植物的特点,提供适宜的水土、阳光,并去除害虫,才能让植物茁壮成长;同样,教育者也需要根据孩子的独特性格、兴趣和才能,因材施教,才能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否则,不当的教育方法,就像给不适合的植物浇灌错误的水源,最终导致枯萎。
陶行知进一步用松树与牡丹的例子解释了因材施教的重要性:“松树与牡丹需要不同的肥料,若用松树的肥料去培养牡丹,牡丹会因过度肥料而枯死;若反过来,用牡丹的肥料养松树,松树则会因肥料不适而被烧死。”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可以理解,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教育者必须深入了解孩子的特点,才能制定出符合其个性需求的培养方案。
如何理解“因材施教”中的“材”?
“材”在因材施教中的含义,指的就是学生的资质。资质又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读:
首先是孩子的天赋与先天条件。每个孩子生来就有不同的天赋和特长,这些都与基因和早期成长环境密切相关。天赋的差异决定了孩子的兴趣、爱好、个性等,父母及教育者若能早早察觉并理解这些天赋,便能有针对性地提供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例如,有的孩子天生对色彩敏感,喜欢绘画;有的孩子音乐天赋突出,擅长歌唱;也有孩子擅长体育,肢体协调性强,喜欢跳舞;还有一些孩子逻辑思维敏锐,能够长时间专注思考;而有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极强,擅长写作和演讲。这些天赋和才能,大多是孩子先天所具备的。
如果我们把培养孩子比作养植物,那么理解孩子的天赋就像知道植物的特性一样重要。有的植物喜欢阳光,有的则适应阴凉环境;有的植物需要频繁浇水,有的则耐旱。错用方法,就会导致植物枯萎。同理,若教育者没有充分理解孩子的天赋特点,他们去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往往只会让孩子感到挫败。
孩子的后天成长环境同样塑造着他们的性格特征。除了天赋,孩子的成长经历和所处的环境会在后天不断影响其行为习惯、性格形成和心理状态。家庭教育、社会经验、学校环境等因素,都能使孩子展现出不同的个性特征。
有的孩子开朗活泼,容易交朋友,但有时却显得急躁,难以坚持;有的孩子思维敏捷,做事谨慎,然而有时却过于犹豫,做事不果断;还有一些孩子意志坚定,精力充沛,但脾气暴躁,容易冲动;有的孩子性格温和,但行动较慢,容易懒散拖延。这些后天形成的性格和行为特征需要我们在教育中加以关注和引导,帮助孩子发挥长处,弥补不足。
孔子与因材施教
孔子是因材施教的典范,他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曾有一次,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在课堂上讨论问题后,孔子回到书房,学生公西华端来水。这时,子路急匆匆跑进来说:“先生,如果我听到一个正确的主张,能立刻去做吗?”孔子看了他一眼,慢慢地说:“应该先问问父亲和兄长,不要贸然行动。”不久,冉有走进来说:“先生,如果我听到正确的主张,应该立即去做吗?”孔子回答:“要立刻付诸实践。”
公西华感到困惑,问孔子:“为什么同样的问题,您给了不同的答案?”孔子微笑着解释道:“冉有性格谦和,做事常犹豫,我鼓励他果断行动;而子路则过于急功近,做事不够周全,所以我劝他多听取他人意见,三思而行。”
通过这个故事,孔子展示了他如何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给予不同的指导和建议。这种因材施教的方式,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方法中得到成长。
误解天赋的后果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就像一颗等待绽放的种子。如果我们忽视孩子的独特天赋,用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和培养他们,最终的结果往往是让孩子感到无法适应,甚至产生心理上的抗拒。
很多父母未能理解孩子的性格特征,而是将他们与其他孩子做比较,甚至批评孩子“不够勇敢”或“太懒惰”。例如,一位母亲曾告诉我,她的孩子4岁时不敢滑滑梯,其他孩子都很勇敢,妈妈因此孩子去滑梯,结果孩子被吓到,之后再也不敢尝试。
再如,有些孩子天性较慢,做事不急不躁,家长往往认为孩子“拖拉”或者“懒惰”,于是不断催促、批评。这种方式不仅不会改善孩子的行为,反而会让孩子失去自信,变得消极。
发现天赋,扬长避短
如果我们能真正理解并发现孩子的天赋,给予他们充足的支持与引导,孩子就有机会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取得成就,并从中获得喜悦与满足感。例如,有些孩子在数学或逻辑方面表现出色,但在语言方面较弱;有的孩子在艺术创作上天赋突出,而在其他学科上成绩普通。作为父母,我们应当理解孩子的差异,给予他们更多的耐心与理解,在强化孩子的优点的适当给予帮助,弥补短板。
真正的因材施教,并不是孩子去适应一种标准,而是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量体裁衣,让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闪光,从而过上更加充实和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