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内容推荐怎么设置 抖音怎么设置个人偏好

2024-11-2705:38:07创业资讯0

在我们日常使用微信、抖音、淘宝等社交平台时,往往会看到自己喜欢的文章、或者商品推荐。这些看似巧合的推荐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样的技术呢?

简单来说,这一切都源于个性化推荐算法,它通过分析我们的行为数据来为我们推送内容和商品。虽然这种技术让平台“更懂你”,但背后隐含的隐私问题也引发了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担忧自己的数据被过度收集,甚至要求能够随时关闭个性化推荐的功能。

今年1月,《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正式,明确要求平台在提供个性化推荐服务时,必须以明显的方式告知用户,且应提供关闭个性化推荐服务的选项。该规定自3月1日起生效,很多知名应用如微博、微信、淘宝等也在3·15期间更新了设置,推出了“个性化推荐”开关,尽管这些开关多数被设置得比较隐蔽。

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揭示这些开关的具置,帮助大家了解如何关闭个性化推荐功能。

淘宝

淘宝的个性化推荐开关位置相对容易找到。具体操作如下:

打开淘宝App,点击底部的「我的淘宝」。

点击右上角的「设置」按钮,进入「隐私」设置。

点击「推荐管理」,关闭「个性化推荐」开关。

关闭前,淘宝的首页推荐通常基于你购买过的商品和浏览记录,比如数码配件、手办模型等;而关闭后,推荐内容就变成了如日常生活用品等较为基础的商品。

哔哩哔哩(B站)

B站的个性化推荐开关位置则较为隐蔽。操作步骤如下:

打开B站,点击下方导航栏中的「我的」。

下拉进入「设置」。

点击「隐私权限设置」,再选择「个性化内容推荐管理」。

关闭「个性化内容推荐」的选项。

B站的个性化推荐并未详细说明会使用哪些用户数据。对于大多数B站用户来说,关闭个性化推荐后,虽然推荐的内容还是会与兴趣相关,但就不再那么细化,例如减少了你常看的某些特定领域的推荐。

微博

微博的个性化推荐开关会根据客户端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通常都能在「我」的设置里找到。以普通版为例:

点击底部的「我」,进入个人页面。

点击右上角的「设置」图标,进入设置页面。

按顺序点击「隐置 > 个人信息与权限」。

关闭「个性化内容推荐」功能。

关闭后,微博的推荐内容会从原来偏向科技、游戏的内容,变成了娱乐、八卦类的综合性信息。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关闭个性化推荐并不意味着你的时间轴排序会改变,依然是按你关注的账号发布内容的顺序来显示的。

微信

微信的个性化推荐开关最为复杂,尤其是在其不同服务之间。例如在订阅号和号中关闭个性化推荐的方式各不相同。

在订阅号页面,点击右上角的菜单图标,选择「设置」,然后找到「订阅号消息个性化推荐」进行关闭。

在号页面,点击右上角的「小人」图标,依次进入「浏览设置」中的「隐私 > 个性化推荐」,关闭相关开关。

美团

美团的个性化推荐开关较为直观,步骤如下:

打开美团App,点击下方的「我的」。

点击右上角的「设置」,进入隐私管理。

选择「个性化内容推荐」,关闭开关即可。

关闭个性化推荐后,美团首页的推荐内容会明显减少与个人兴趣的关联,变得更为一般化。但需要注意的是,关闭开关后,系统仍会根据你的地理位置进行商家的推荐。

知乎

知乎的个性化推荐开关相对深藏。具体步骤如下:

打开知乎App,点击底部「我的」。

点击右上角的「齿轮」图标,进入「隐私中心」。

点击「权限授权设置」,找到「关闭个性化内容推荐」的开关,并打开它。

值得一提的是,知乎的开关设置存在文字上的微妙差异,关闭后,你会发现推荐的内容从原先细化的领域推荐,变成了更为广泛的热门话题。

个性化推荐是“恶魔”吗?

尽管个性化推荐算法常常被批评为“信息茧房”的制造者,但它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对于信息量过大的时代,算法帮助筛选和过滤内容,能够大大减轻用户的决策压力。关闭个性化推荐并不一定意味着摆脱了信息过载的困扰,反而可能让我们陷入另一种信息的偏见。

个性化推荐的开关已经推出,表面看似解决了隐私和用户自的问题,然而它远未解决根本的隐私保护和数据透明问题。大部分应用并未详细向用户披露算法所使用的数据类型和决策过程,这意味着个性化推荐依然是一个“黑箱”。

相比之下,像Google和Apple提供的隐置页面,能够让用户更清晰地看到个人数据的收集情况,并进行修改或删除,这是值得借鉴的做法。而目前大多数平台仅提供一个简单的开关,显得过于原始和粗糙。

想要真正减少对这些平台的“心理依赖”,仅仅关闭个性化推荐并非最佳方法。我们大脑对信息的需求往往并非由推荐算法决定,而是源于信息处理的快速反应。我们习惯性地刷手机,并不仅仅是因为推荐内容,更因为我们的大脑渴望即时获得信息。

个性化推荐开关的出现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但这只是开始。厂商和用户在享受这种便捷的还需要更深入的隐私保护和数据透明化的措施,真正实现用户权益的保护和平台责任的履行。希望这个“迟到”的开关能在未来的路上发挥更多积极的作用。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