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翻看微信、浏览一些随手翻阅的书籍,经常会碰到一些发人深省的言论。它们有的出自名人之口,有的来源不明,有的充满正能量,有的却未必完全如此,但无论怎样,它们总能在不经意间激发我们的深思。
今天,我想将一些自己看到的有趣话语摘录下来,分享给大家,也算是自己的一种留存。
以下是2021年11月22日看到的一段话,来源网络,作者未名:
购买任何东西前,牢记三问:喜欢吗?需要吗?适合吗?
这段话提醒我们,购物并非简单的消费行为,它背后往往蕴更深的哲理。无论是爱购物的人,还是对购物不感兴趣的人,我们都无法避免在日常生活中频繁地进行消费。
买东西,离不开钱,而花钱,正是消费的核心。有人认为,钱是用来花的,不花就是傻子;也有另一种声音指出,钱来之不易,既然赚得不多,就应当谨慎花费,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这两种说法其实各有道理,取决于每个人的生活境遇。
对我而言,家境并不富裕,父母也不是什么富贵人家,收入有限,但开销又多,理智消费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很认同那句购物的“九字箴言”:喜欢、需要、适合。这三点,似乎可以概括我们在买东西时的所有考量。
将其进一步简化,其实就是:喜欢、需要、适合这三字法则。而在实际生活中,每个人的侧重点可以有所不同。
如果你是个富裕的人,钱财不成问题,家里房子多得装不下闲置物品,那么在购物时,你大可仅仅考虑自己是否喜欢即可,至于它是否真有用,是否适合你,那就不必太在意。你可以肆意地购买那些不必要的、甚至是无用的物品——比如,买两碗豆浆,一碗喝了,另一碗倒掉——这样的问题别人也许不会在意,你高兴就好。
如果你的经济状况并不宽裕,那么在购物时,可能就不能光凭喜好和冲动了。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满足基本需求才是最重要的。你也许很喜欢宝马奔驰,然而预算有限,你能买得起的也许只是一辆经济型电动车,那么,还是去挑选一款性价比高的车子更为明智,而不是浪费时间去逛4S店。
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我们也无法做到十全十美。记得曾有一次出差,急需购买一只鼠标来处理文件,结果因为忘带,赶紧去附近的手机店买了一只笨重且丑陋的鼠标,平时根本不会考虑买这种东西,但那时却感激涕零,觉得自己运气真好,解决了当下的难题。
这些极端的情况自然是个别现象,平常的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花钱不算急迫,且商品种类丰富多样,所以我们在购物时就需要多做考虑:我到底喜欢这个物品吗?它是我需要的吗?它适合我吗?这些问题的答案决定了是否值得花这笔钱。
在消费行为中,女性似乎比男性更容易受到“喜欢”的驱使。很多女性会在逛街时看到心仪的衣物、鞋子,毫不犹豫地将其收入囊中;即便是季节性的打折促销,她们也常常迅速出手。而这些物品,很多时候并未得到充分利用——有的衣服穿过一次或两次后就被遗忘在衣柜里,直到某天整理时才发现,它们的款式已经过时,甚至不再合身。
男性虽然在衣物鞋子上的消费可能没有那么冲动,但他们也会购买一些看似不必要的东西。我自己就曾在书店买过一些书,有些书至今还保留着塑封,原封未动。
仔细想想,每个家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这样买回来却几乎没怎么使用的东西。面对每一次消费,我们确实应该认真问问自己:除了喜欢,它是否真有需求?它是否真的适合自己?
购买时,只有真正考虑过这些要素,才能避免冲动消费,确保我们的每一分钱都花得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