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公司碳排放与可持续发展路径的分析
2023年,航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话题。根据《的可持续航空燃料——航空业碳中和之路》报告,航空业不仅是全球GDP的重要组成部分,贡献达3.5万亿美元,还对全球二氧化碳排放产生了显著影响。根据预测,随着全球其他行业的去碳化进程,航空业在2050年可能占据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22%。
在亚太地区,航空市场正在快速增长。2021年,国内航空客运市场的全球份额已接近19%。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数据,亚太地区预计将继续成为全球航空客运增长的主要引擎。
国内航空公司碳排放情况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航空公司开始披露与环境、社会及治理(ESG)相关的报告,以便对其运营中的碳排放、能源消耗及环境影响进行透明化管理。根据国际航空数据提供商OAG发布的2024年6月国内十大航空公司名单,排名前十的包括南方航空(南航)、东方航空(东航)、国际航空(国航)、海南航空(海航)、深圳航空、山东航空、厦门航空(厦航)、四川航空、春秋航空和成都航空。
其中,南航、东航、国航、海航和厦航五家公司已公布了2023年度的ESG报告,涵盖了各自的碳排放数据、航油消耗及水资源使用等信息。
碳排放量数据
根据这些公司披露的数据,2023年,南方航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达到了2589.94万吨,同比增加了78.63%。紧随其后的是东方航空,其排放量为2025.04万吨,同比增长了103.66%。国际航空的排放量为2279.1万吨,同比大幅上升了126.71%。相比之下,海南航空和厦门航空的排放量较低,分别为929.28万吨和439.71万吨。
整体来看,2023年航空业的碳排放显著上升,这与全球航空需求的强劲复苏密切相关。国际能源署(IEA)的报告指出,2023年全球航空流量较上一年增长了35%以上,这直接导致了约1.4亿吨的额外二氧化碳排放。
温室气体排放与能源消耗
在具体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统计上,航空公司一般按照“范围一”和“范围二”两个维度进行披露。范围一排放量指的是公司自身运营中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包括航空油料的使用等。而范围二排放量则是指公司通过购买外部能源(如电力、热力等)所产生的间接排放。
从数据来看,南方航空的范围一排放量为2569.62万吨,国航为2260.8万吨,东航为2012.46万吨。海航和厦航的范围一排放量则较低,分别为928.47万吨和435.12万吨。在范围二方面,南方航空的排放量最高,为20.32万吨,而厦航和海航的范围二排放量则相对较少。
航油消耗与水资源使用
航油消耗是衡量航空公司能源效率和环境影响的重要指标,2023年,南方航空的航油消耗量达到813.84万吨,明显高于其他航空公司。相比之下,厦门航空的航油消耗为103.97万吨,只有南方航空的约七分之一。
在水资源消耗方面,南方航空、东方航空和厦门航空的总耗水量均突破百万吨,分别为598.39万吨、411.82万吨和125万吨。而海南航空的总耗水量则远低于其他公司,仅为6.38万吨。国际航空则披露了办公用水的统计数据,达到了526.8万吨。
环保措施与可持续发展举措
为应对环境挑战,各大航空公司积极推行一系列可持续发展措施。例如,南方航空通过精细化管理和创新技术减少碳排放,推行“精细加水”措施,每年减少约0.6万吨二氧化碳排放。该公司还通过无纸化操作等措施减少运营中的碳排放。
东航则在2023年推出了十班“可持续飞行”主题航班,结合了航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包括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环保餐具以及绿色运输工具等。国航也在飞行计划中优化高度和燃油消耗,通过数据分析调节飞行参数,2023年累计节油1569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942吨。
海南航空自2020年起启动了“禁塑”航班,并继续扩大该举措的覆盖面,2023年累计使用环保一次性餐具和用品约5969万个。厦门航空则通过创新绿色账户激励措施,鼓励旅客无纸化出行,减碳量接近1800吨。
总体来看,国内主要航空公司在2023年面临的环境压力较大,但它们也在积极寻求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通过持续推动绿色飞行、能源效率提升以及资源节约等措施,航空公司正努力走向更加可持续的未来。在全球航空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如何在保证运营效率和客运量增长的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仍然是行业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