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购买临期食品已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生活方式,尤其在年轻人中间,成为了某种“爆款”潮流。各大平台和社交媒体上,围绕临期食品的文章层出不穷,博主们更是纷纷热衷分享如何“捡漏”,称之为“天降福利”,好像不参与就亏了。
例如,一顿15元的火锅、一包3元的日本卡乐比薯片,这些商品在大城市的临期食品折扣店里频频出现。在拼多多、淘宝等电商平台上,各种临期商品的店铺也吸引了大量粉丝,成为如今“精致穷”的心头好。对于这部分年轻消费者来说,临期食品无疑是价格实惠又能满足购物欲的一大来源。
在当今的消费环境中,“消费降级”成为比“消费升级”更为流行的概念。临期食品,顾名思义,是指即将到达保质期但仍然符合食用标准的商品。早在2012年,工商总局就明确要求,商家在销售临期商品时,必须清晰标明保质期即将到期的事实。根据不同的保质期,临期食品会被划分为不同等级——例如,保质期超过一年以上的商品,距离到期前45天就会被视为临期;而保质期不足15天的商品,临期时间可能会缩短至1到4天。
如今,临期食品的品类已经涵盖了从零食到日用化妆品等多种商品,许多曾经以夫妻店形式存在的小型折扣店,已经发展成了正规的零售品牌连锁。临期食品的热度也持续上涨,相关话题时常出现在微博热搜榜单上,吸引了资本的注入。有数据显示,2020年零食市场的整体规模超过了3万,其中,按照保守估计,临期食品的市场潜力也有望突破300。
尽管临期食品市场充满商机,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临期商品能否在竞争激烈的零售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传统便利店和社区超市是否面临更大的挑战?而那些追求“薅羊毛”的年轻消费者,真的能通过临期食品实现自己的“零食自由”吗?
事实上,临期食品并非一个新兴概念。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有了临期进口食品的市场,当时这些商品主要迎合了一部分有独特需求的消费者。而如今,年轻人对低价商品的热情更是空前高涨。特别是在后时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变得“精打细算”,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寻找折扣,从拼多多的团购到各种平台上的优惠券,不放过任何节省开支的机会。出行时,他们也趋向于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或者共享单车,而不是频繁打车。在这种背景下,所谓的“消费降级”现象并非一味的压缩开支,而是更多地转向了对性价比的更高要求,这也催生了临期食品的流行。
过去,超市和便利店的临期食品通常会通过降价促销的方式来吸引顾客,主要面向的是中老年消费者。而现在,年轻人对于食品的要求更多是价格实惠、质量不打折,这也正是临期食品成为潮流的原因之一。
那么,临期食品的来源究竟是什么呢?调查发现,临期商品主要来源有三种。很多商超会下架那些即将过期的商品,这些商品便进入了折扣市场;电商平台的退换货商品也成为临期食品的一个重要来源;一些经销商手里的商品,由于库存时间较长,接近保质期,也会成为临期食品进入市场的途径。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薅羊毛”的行列,临期食品市场的火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专家指出,未来这一行业需要朝着规范化、专业化和品牌化的方向发展,尤其是行业的监管和治理仍是当前面临的难题。尽管临期食品因价格低廉而看似具有很高的吸引力,但消费者要真正通过这一途径享受实惠,却并非易事。商家在保证商品质量的如何规范经营和保障消费者权益,将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临期食品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费方式,其受欢迎程度与年轻一代对性价比的敏感、对低价的热衷息息相关。但这一市场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需要在规范管理、市场教育和品牌建设方面不断完善,才能确保这一消费趋势能够长久健康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