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故事:
最近我搬了一次家,清理出一堆不再需要的东西。在想要避免再次搬家时,决定将这些闲置物品通过二手平台出售。为了让交易更加便捷,我决定自己做一个二手买卖网站。借助自己在产品设计方面的经验,我开始动手规划、设计,利用每个不加班的晚上,像猛虎一样快速敲定了需求文档,原型图也完成了。
需求有了,接下来是开发环节。幸运的是,我男朋友是个后端工程师,在我的“”下,他每晚加班完成了后端的开发工作。
但前端呢?我又想到了男朋友的弟弟是前端开发,经过一番“劝说”,他在不玩游戏的晚上,终于也将前端的部分完成了。
前后端联调没有问题,接着我买了个服务器,男朋友兼任测试人员,一番努力后,整个系统终于上线了。
结果,没过多久,我听说有个叫“闲鱼”的平台,原来它也能满足我的需求,为什么我要自己折腾一番呢?
这时候,我意识到,闲鱼其实是一个典型的SaaS平台——软件即服务(Software-as-a-Service)。它提供了现成的应用软件,用户无需购买、开发或维护,只要注册就能开始使用。与传统的软件部署方式不同,SaaS将应用软件托管在云端,减少了大量前期投入和运维负担。
于是,我向周围有相同需求的同事推荐了闲鱼。通过使用闲鱼,他们不仅省时省力,还能轻松上手。可是,在使用过程中,我有一位姐提到她对闲鱼的界面不太满意,但因为闲鱼作为一个平台,于是,我给她出了一招,建议她采用BaaS(Backend as a Service,后端即服务)。这样,她可以保留闲鱼的后端系统,再找个前端开发人员来满足她的界面需求,既能节省时间,又不必承担太多成本。相比于SaaS,BaaS模式下,她只需要一个前端工程师,而后端的工作由闲鱼提供。
随着业务的发展,这位姐的副业做得越来越大,她发现单纯修改前端已不能满足她的需求。于是,我建议她使用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平台即服务)。通过PaaS,既可以满足她对个性化定制的需求,又不必为基础设施和服务架构操心。她需要前端和后端开发人员,自己进行一定的开发与维护,而基础环境则由PaaS平台提供。
随着时间推移,姐觉得PaaS平台的稳定性不足,开始考虑完全自主搭建开发环境。这时,我推荐她使用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这种服务方式提供了服务器和基础设施,其他一切由她自己掌控。这意味着她不仅可以定制前端和后端,还能完全控制整个开发与部署环境。
SaaS是最简单省事的选择,非常适合那些不想深入参与技术细节的用户。BaaS、PaaS和IaaS则提供了更多的定制化空间,适用于有更高个性化需求的用户。每种服务模式的选择,都应根据实际需求来决定。
了解了SaaS、BaaS、PaaS、IaaS的区别后,我不禁开始思考,CRM与这些服务到底有什么关系呢?CRM(客户关系管理)其实是一种管理理念,目标是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和维护客户关系。而SaaS平台正是为CRM提供服务的软件之一,SaaS可以是CRM的一部分,为客户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第二个故事:
随着副业逐渐发展成一项事业,我开始考虑如何让工作室的内部运作更加高效。最初,我自己做二易的副业时,都是一个人操控一切,但随着团队逐步壮大,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确保团队成员之间的工作能够顺畅而高效地进行?
这时,我男朋友向我推荐了一个全智能办公系统——钉钉。钉钉是一个典型的OA(Office Automation)系统,它能够帮助企业规范日常工作,提升内部管理效率,确保团队运作顺畅。
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但接下来我发现,随着工作室规模扩大,团队开销也水涨船高。我想:有没有什么系统能帮助我管控成本,避免不必要的支出?
通过一番查找,我了解到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规划)系统。这种系统主要用于企业内部的资源调配、成本控制和管理。它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规划和利用内部资源,从而优化成本结构,避免资源浪费。
如果ERP是为了“节流”,那么CRM则是为了“开源”。CRM系统侧重于管理与客户的关系,旨在通过客户管理和互动,推动销售转化并提升利润。
通过这两者的结合,我不仅能够控制企业内部的开支,还能够更好地提升客户管理的效率,从而实现“节流”和“开源”的双重目标。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将重点讲解CRM系统如何发挥作用,帮助企业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