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学传媒就是个坑 为什么不建议学播音主持

2024-11-2906:12:52创业资讯0

峰老师近日在一次公开讲话中强烈建议高考生避免选择新闻专业,认为该专业的就业前景并不乐观。对此,厦门大学新闻学教授邹振东和重庆大学新闻传播学教授张小强在网络上公开发表了不同的意见。恰逢一名青岛电影学院的学生导演因拒绝领取三等奖而成为热搜话题。在各种观点的交锋中,我作为一名长期在与雇佣传媒专业毕业生的用人单位代表,深刻感受到这个话题的复杂性。过去十几年间,我曾雇佣过来自湖南大众传媒学院、浙江传媒学院、南京传媒学院、传媒大学、上海戏剧学院、纽约大学等学校的应届毕业生和在职人员,这些经历让我对新闻传媒专业的现状和未来有了更多的思考。

一、雇主眼中的实习生与毕业生

从雇主的角度来看,大三的实习生通常最难用,基本上什么都不懂。无论是导演系的学生,还是编剧、摄影等专业的学生,他们往往没有实际操作能力。即便是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虽然口播能力较强,但在影视制作中,单一的技巧并不足以满足剧组的需求。对我来说,实习生的价值不在于他们现成的知识,而在于他们能否在实践中积累经验,能否在工作中快速学习和成长。虽然大三的学生无法立即上手工作,我通常会安排专门的师傅进行指导。坚持三个月以上的实习生,通常能够将所学理论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具备一定的岗位能力。

当我应届传媒专业毕业生时,往往会面临更多的挑战。虽然他们完成了四年的专业学习并且有了一定的实习经历,从理论上讲,他们应该具备较强的职业能力,但实际情况却常常令人失望。以下几点是我多年来的总结。

二、应届生的普遍问题

难度大: 无论是编剧、编导、导演还是戏剧文学专业的毕业生,通常都缺乏足够的实际操作能力,尤其是在初入职场时。如果让他们做助手,往往由于职位的收入差距,他们很难适应基层的工作,心态也容易出现问题。比如,摄影师的收入和助手的收入天差地别,导演和助导的收入也是如此。这种收入差距往往使得新入职的传媒毕业生产生心理不平衡,导致他们对待工作的态度消极,甚至有的直接跳槽或离开。我宁愿雇佣已经有了实践经验的成熟人员,而不愿意再给应届生一个“从头再来”的机会。

眼高手低: 毕业生虽然学过许多理论知识,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常常表现出“眼高手低”的问题。例如,编剧团队中的主力编剧与助理编剧差别巨大,助理编剧往往认为自己的工作被低估,甚至会自诩为某个项目的主创人员,而夸大自己的能力。毕业后五年内,如果一个传媒专业毕业生在简历上标榜自己是某个项目的主创或编剧,那么大多是吹牛的结果。毕竟,投入如此庞大资金的项目,不会轻易让一个没有至少五年经验的新人单独担任重要职务。

实践与现实脱节: 传媒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理论与实际脱节的问题。以新闻专业为例,学生们依然在学习传统的通讯、消息写作,而现代社会的传播方式早已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如今,传统报纸的影响力急剧下滑,新媒体和短已成为主流传播方式。传统新闻写作技巧几乎无用,尤其是对于那些已过很多传统写作技巧的毕业生来说,他们的专业知识显得越来越不切实际。

三、传媒专业的问题与思考

教学内容的滞后: 在峰老师提出的批评中,他认为传媒学院的教授观念已经过时。教授们仍在教授一些传统的、过时的知识体系,而这些知识并不能直接应对现代传媒行业的需求。特别是新闻传播专业,虽然课程内容和理论上看似扎实,但面对不断变化的传媒行业,许多知识显得不再适用。这种教学内容的滞后,使得许多毕业生在进入职场时,难以快速融入并做出贡献。

偶像崇拜与浮夸心理: 一些传媒专业的学生过度崇拜国外的影视作品和导演,把自己的职业理想与这些偶像的风格紧密相连。比如,有的学生过于迷恋日剧,试图将日剧的创作模式照搬到的剧本创作中,忽视了市场需求和文化背景的差异。这种思维方式和创作理念的偏离,使得他们无法真正适应国内的行业需求。类似的情况在其他专业也有所体现,一些表演、主持、编剧等专业的学生往往把自己的个人理想置于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之上,导致他们的创作与现实脱节。

社会认知与现实脱节: 许多传媒专业的学生,在进入社会后往往发现他们的收入和消费习惯不匹配。虽然收入有限,但他们却喜欢花钱购买高档品牌产品,过度消费。这种消费观念的偏差,也反映了他们对社会现实的认知不够清晰。许多传媒学院的学生在价值观上与社会产生了较大的脱节,特别是在对待职业选择和自我定位方面,存在严重的浮夸心理和盲目攀比现象。

四、传媒专业的未来与建议

尽管目前传媒专业面临诸多问题,但我并不认为它的前景悲观。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未来社会对传播人才的需求将远超传统媒体行业。各大企事业单位、明星和商家都需要大量会传播、懂传播的人才,这个需求量将是前所未有的。我认为,传媒专业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应该做出适应性的,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缩短学制,增加实习时间: 目前的四年制本科学习模式,对于传媒专业的学生来说,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求。更短的学习时间和更多的实践机会将有助于学生更早地适应职场,积累宝贵的实战经验。

课程设置紧跟时代发展: 摄影、编导、新闻等课程设置应该紧跟现代科技的步伐。例如,摄影专业可以教授如何使用手机进行拍摄和剪辑,而AI技术的运用则应成为传媒专业的必修课程。无论是编剧、导演,还是后期制作,AI工具的使用将成为未来职场的基本要求。

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传媒专业的学生应该更加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单纯的理论学习。在课程设计上,可以引入更多的行业导师与实际项目,帮助学生在毕业之前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确保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职场。

传媒专业并非毫无前景,但它确实需要进行深入的。只有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增强实践环节,跟上时代步伐,传媒专业才能培养出适应未来市场需求的人才。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