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京出生和长大,已经有六十多年了。每当闲暇时光,我总喜欢四处逛街。
北京这座城市,广阔而丰富,拥有众多商圈和繁华地段,吸引着无数人流连忘返。而各大旧货市场和古玩市场,则为这座城市增添了独特的魅力,成为了市民们日常休闲的好去处。提起这类市场,我不禁想起了十多年前的丰台三路居旧货市场街区。
丰台三路居的旧货市场街区,位于白纸坊桥西约两公里的地方,虽然坐公交车不太方便,但离我以前住的门外并不远,骑车十几分钟就能到达。说起来,北京的旧货市场大多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故事,回顾起来颇具趣味。比如,朝阳区的“秀水街”,如今生意红火,带动了周边的各类产业,但最初它只是一些摊主在使馆区附近随意摆摊,后来逐渐发展壮大。还有潘家园旧货市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它最初也只是一个小小的摊贩市场,卖的全是一些二手衣物、旧自行车、家电、杂货、旧书报等,每到周末,街边的小摊就热闹非凡。有的摊主甚至把家里的花盆也拿出来卖。每到那个时候,我也常常去那里闲逛,虽然大多空手而归,但我享受的是那种逛地摊的乐趣。
这种路边市场的形式在潘家园持续了好多年,直到它逐渐发展壮大,开始影响周边的交通与环境,最后被引导到临时的工地上,并且实施了摊位管理。随着不断的改建与改造,潘家园最终发展成了如今全国知名、享誉的古玩旧货市场。
相比之下,我所提到的丰台三路居旧货市场,虽然曾经也有过一段辉煌的时光,了大量人气,却最终未能像“秀水街”和“潘家园”那样幸运。它随着城市改造的推进,在十年前彻底消失了。而如今,这片曾经热闹的地方,已被高楼大厦取而代之,成了新的高档住宅区。尽管如此,回想起那段时光,依然感到无比怀念。
丰台三路居旧货市场的起源,也是个有趣的故事。年轻时,工作之余,我喜欢玩鸟。当时,三路居路西侧有条南北走向的小河——“凉水河”,桥下有座名为“鸭子桥”的小桥,每逢周四,这里就成了一个自发的市场。卖鸽子和鸽粮的、卖鸟的、卖鸟笼和鸟食的,摊位一字排开,河岸两边热闹非凡。因为这条小河旁的市场是自发形成的,也吸引了不少市民,大家纷纷带着自家的旧物品和杂货来到这里摆摊。除了鸟类交易,还有卖菜的、卖水果的,各种摊位紧密相连,场面十分热闹。
大家可能会好奇,为什么偏偏选择周四摆摊呢?这是因为那个时代,北京的企业用电常常有限,市就实行了企业轮休的制度。丰台的企业休息日恰好是周四,所以周边的居民也顺理成章地在周四来到“鸭子桥”集市。那个年代,也没有所谓的,市场大多没有人干预,因此三路居的周四集市成了市民们每周的盛会。后来随着城市管理的提升,这个集市最终被取缔了。
但随之而来的,是另一种形式的市场——位于三路居路东侧的“爱鸽乐园”。这里不仅有卖鸽子、鸟食的摊位,还有专门经营热带鱼和金鱼的商铺。市场内的摊贩大多来自河南,特别是卖鸟的摊主,他们经营的红子鸟,凭借着优质的品种和鸣,往往能卖到四五百、六七百一只,成为许多鸟友争相购买的对象。我常去这些市场,几乎成了常客。
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周围的餐饮行业也逐渐兴起。许多地方特色的小吃纷纷入驻,铁锅炖柴鸡、酱骨头、成都小吃、新疆大盘鸡等美食应有尽有,吸引了大量食客。
2003年,城南旧货市场在三路居路北侧的一片空地上正式开业,市场面积超过两万平方米,相当于三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这里不仅有二手家电、家具、五金工具,还有新旧家具和办公设备的摊位。市场里设有多个大展厅,外面则有数百个露天摊位,其中不少是从“鸭子桥”自发市场搬迁过来的摊主。市场外的道路因为车流量大,常常是车水马龙,特别是当附近的铁路通过时,交通更是拥堵不堪。
在这些摊位上,我总能淘到不少有趣的东西,尤其是旧书摊位,那里总能找到心仪的图书。很多摊主来自外地,他们善于做生意,能迅速察言观色,调整价格。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也和其中的一些摊主建立了熟识的关系,每当见面,他们会向我推荐一些好书。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这片曾经充满活力的旧货市场也逐渐消失。到2012年以后,爱鸽乐园、花鸟鱼虫市场以及周边的餐饮店等都陆续停业。这片繁华的商业区域最终被高楼大厦取代,曾经的热闹景象成为了过去的记忆。如今,只有在我的脑海中,这些往日的情景才依然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