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累还是程序员累_做产品经理需要学哪些东西

2024-11-3005:19:41创业资讯0

产品经理与程序员之间的合作,总是充满了挑战与摩擦。俗话说,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懂得始终站在客户的角度,倾听需求,推动项目进展,努力为公司创造价值,确保客户的满意度和销量。这背后却隐藏着一条不为人知的深层逻辑,那就是:产品经理的思维与程序员的思维常常发生冲突。

从根本上讲,程序员的工作重点并不是客户需求本身,而是聚焦于技术的实现。他们的任务通常是专注于程序的构建、功能的实现、代码的优化和排除错误,几乎没有时间去考虑那些让人头痛的需求细节。而对于产品经理来说,推动业务发展、满足客户需求和完成销售目标,往往是他们的首要任务。

当产品经理提出那些看似合理、实则荒诞不经的需求时,程序员常常只能在压力和加班中努力应对。无论是短得离谱的开发周期、难以实现的用户需求,还是那些毫无框架、支离破碎的目标,程序员都需要在这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中找到出路,常常以“秃头”作为代价。

第一场对决:双方论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程序员与产品经理的矛盾通常表现得尤为尖锐。程序员眼中,产品经理的“七宗”是:

提出不合理的需求:当产品经理放弃与开发团队沟通时,常常会用一种语气带有讽刺意味的语句:“你就告诉我,能不能做吧?”这让程序员感到无比沮丧,因为他们知道,这背后往往是一个无法实现的需求。

给定严格的开发时间:短短一周的时间要求完成一个复杂的功能,这不仅带走了程序员的一根根头发,还让他们陷入了日复一日的焦虑与加班之中。

没有框架和大纲的构想:功能设计如同一锅乱炖,鸡蛋炒碎了,什么都可以做,但是根本没有章法。程序员无法理解这种没有边界、随意变动的需求。

需求的频繁变更:产品经理的需求总是在不断变化,今天这个功能好,明天那个功能又被。程序员心里常常在想,难道他们的工作就是不停地修改已经做好的东西吗?

刚调试完,需求却变了:产品经理时常在程序员刚刚完成一个功能调试之后,就告诉他们:“老板同意了,需要调整一下。”这无疑是一种“致命三连击”,让程序员的心态彻底崩溃。

简单需求复杂化:尽管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程序员依然希望能以更简单、更高效的方式解决问题。产品经理时常将本来简单的需求复杂化,要求实现各种繁琐的功能。

缺乏数据支持:在产品经理的需求中,数据几乎从来不是重点。没有数据支持的需求让程序员感到无从下手,完全没有依据去判断和实现。

而从产品经理的角度看,程序员也有他们的“七宗”:

什么都不能做:每当产品经理提出需求时,程序员常常说:“这实现不了,那也实现不了。”这让产品经理怀疑,程序员到底会做什么?

只关注技术,忽视客户需求:程序员似乎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代码世界里,不愿意站在客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成为了一个“技术宅”。

缺乏沟通技巧:程序员大多不擅长与他人沟通,表达能力较弱,往往只能通过代码去说明问题。面对产品经理的多次询问,他们常常只能简单地回复:“做不了。”

总是拖延开发时间:开发周期总是拉得很长,常常让产品经理焦头烂额。而一旦面对开发进度迟缓的状况,程序员的借口就开始层出不穷。

实际效果与预期差距太大:开发出来的产品总是和最初设计的功能相差甚远,这种“梦幻般的鸿沟”让产品经理深感失望。

没有数据支持:程序员在实现功能时,往往没有考虑到数据的准确性与实时性,导致产品经理无法有效评估效果。

过于死板,不懂变通:程序员在面对需求变动时,往往过于坚持自己的实现方式,而无法灵活地调整方案。

第二场战斗:白热化对决

随着冲突的加剧,程序员与产品经理的关系已经变得如同刀光剑影的白刃战。

程序员:这次的需求真的不改了吗?

产品经理:嗯,确定不改了。

程序员:那我们得签个协议,流程走完。

不懂技术的产品经理:你就告诉我,到底能不能做,做不做?(反正老板已经同意了)

程序员:(在心里翻白眼)你不懂技术,凭什么指挥我?

懂一些技术的产品经理:这个需求,三天内搞定,数据的事儿,你们得克服一下。

程序员:你也就知道点皮毛,凭什么命令我?

懂技术的产品经理:三天内必须完成,听得懂不?

程序员:行了,既然你这么能干,那你自己上吧!

最终,尽管双方在工作中频繁冲突、斗智斗力,但无论如何,优秀的程序员与优秀的产品经理,都是公司最宝贵的财富。在这场“加班狗”的游戏中,战斗归战斗,妥协与合作同样是必须的。毕竟,大家都在为了公司的目标而努力加班,不是吗?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