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格品控制内容包括_不合格品控制的目的是什么

2024-12-0423:59:43创业资讯1

《ISO 9001标准下的不合格输出控制》

依据ISO 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应确保对不符合的输出进行识别和控制,以防止非预期的使用或交付”。这是确保产品质量,减少资源浪费和损失的关键环节。

一、确保不合格品不流出

确保不合格品不流出是减少浪费、降低损失的最后一道关口。当客观上存在不合格品流入顾客的情况时,意味着在不合格控制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不合格品的识别是控制的第一步,看似简单,但要做到有效并不容易。

二、建立正确的对待不合格品的认知

有效控制不合格品,首先需要建立对待不合格的正确认知,使员工不担心指出问题或被指出问题,并且有意愿解决问题。管理者需要努力,建立一种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改进文化。

三、不合格品控制的基础

产品质量标准是控制不合格品的基础。识别不合格就应有合格的标准,这不仅需要落实到每一个工位,还应被统一理解。

四、不合格品的识别与控制

包括标识、隔离、记录和遏制等步骤。标识的目的在于明显区分合格、不合格、可疑品;隔离则是为了防止各种有意或无意的混用;记录则提供了决策所需的数据及分析信息;而遏制则是在追溯到可能的不合格品时,采取措施防止其非预期使用或交付。

五、不合格品的处置与放行

对于已识别的不合格品,需要经过专业人员的评估,选择返工、返修、拆解回用部件或报废等处置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应利用风险分析方法评估过程的风险,制定并验证控制计划或作业指导书。应有独立的确认过程和合格的授权人员来确保处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六、顾客沟通与诚信质量

在处理不合格品时,与顾客的沟通至关重要。应提前通知顾客产品可能存在的问题和计划采取的措施,获得顾客的批准。无论何时,都应保持诚信和质量为本的原则,这是立足市场的根本。

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可以努力提升制造过程质量,减少不合格和浪费,以更专业、更负责的态度控制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或交付。这不仅是制造质量的终极目标,也是每个质量工作者的职责和追求。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