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服装城内的反季款服饰,尤其是羽绒服。记者 徐惠文 摄
在盛夏酷暑,精打细算的打工人们却把目光投向了厚实的衣物。这个夏天,反季服装成为了热门话题,频频登上热搜。
直播间里,尽管主播们身着夏日的轻便服装,但他们的推销词中却不断提及冬季的羽绒服、皮草和羊毛衫等。强烈的反差和实惠的价格,使得“反季专场”销售火爆。
市场的繁荣背后,与供给端的努力密不可分。浙县域经济发达,特色市场众多。三门作为冲锋衣的主产地、平湖负责全国约80%的羽绒服生产销售、濮院则是最大的羊毛衫产业基地。今年,这些地方都将反季生意作为夏日淡季的重点攻坚方向。
新赛道一:老品类焕发新活力
在接近40摄氏度的高温中,羊毛衫成了夏日的新宠。在桐乡濮院的羊毛衫市场,岛合服饰的展厅里,短袖羊毛T恤以其多巴胺色彩和轻盈质感吸引了众多客商。
岛合服饰公司研发的水溶羊毛夏装,触感软糯,记忆中的毛衫亲肤感得以保留,同时又去除了秋冬款的厚重。其销售量显著,已经卖出15万件,占到年销售量的20%。这一创新不仅为公司带来了销售增长,也为市场带来了新的生机。
新赛道二:传统优势结合新风尚
如果说羊毛衫的突破是纵向深挖产品附加值,那么三门冲锋衣产业则是横向跨界,紧跟时尚潮流,借助传统优势开拓新市场。三门县的户外用品企业紧跟防晒市场趋势,利用生产冲锋衣的现有资源和工艺,快速转型生产防晒服。
蓝途公司的防晒服新品因其高品质和多功能设计而大受欢迎。最热销的除了冲锋衣,还有应季的防晒服。新品爆款3个月已售出30万件。三门县的这一转型不仅增强了市场的活力,也提高了产品的多样性。
新赛道三:淡季不淡,四季皆旺
在反季热销品中,羽绒服无疑是出镜率最高的。平湖的羽绒服产业在夏季就开始为秋冬的销售高峰做准备。商家们提前备货反季款,以较低的价格吸引采批商。这不仅为下半年的销售高峰蓄力,也为平湖的羽绒服产业带来了稳定的收入。
无论是老品类的创新还是传统优势的转型,都反映了市场的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王小毅认为,满足少数的反大众化需求,能够塑造品牌的独特形象,增强品牌的差异化竞争力。
通过这赛道的探索和创新,浙特色产业不仅在淡季找到了新的增长点,也在为未来的发展积累了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