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操作员是否接受了安全培训,包括了解与作业相关的基本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
- 该作业是否需要配备特殊的个人防护装备(PPE)?是否已提供并正确使用?
- 已配备的PPE是否经过检查和验证,确保其有效性并得到正确使用?
- 作业的标准作业指导书是否详尽列出安全操作注意事项,且确保每位员工都能完全理解?
- 作业中是否存在人机工程问题,是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解决?
- 生产支持人员(设备维护人员)是否对设备的安全性能进行了巡检,并记录检查结果?
- 操作员是否熟悉公司的质量方针和年度质量目标,并理解其重要性?
- 操作员是否接受了QS-9000系统的培训,并初步掌握了质量系统的构成和运作?
- 操作员是否已了解二级程序中与现场质量保证和控制相关的具体内容,并能够正确执行?
- 操作员是否已熟练掌握作业指导书中的各项要求,特别是质量控制和检验方面的要求?
- 操作员是否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及时、准确地填写各类质量统计报表和控制图表,并妥善保管?
- 操作员是否接受了“质量门”相关的培训,并理解其重要性和应用?
- 当质量统计数据超出设定时,操作员是否知道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 操作员是否已习惯性地使用各类统计指标和控制图表进行日常的生产活动?
- 操作员是否接受了“接近问题”的培训,并初步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工具?
- 操作员是否具备应对不同质量问题的能力,如材料、机器设备、方法和环境等,并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和行动?
- 质保及质控等支持人员是否熟悉相应作业的工艺特征和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工艺参数?
- 他们是否掌握了该作业的各种失效模式(质量问题特征),并能运用各种工具及视觉手段进行检验?
- 操作员是否能与质量支持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并及时响应其帮助请求?
- 质量审核的数据是否全面、准确、及时,以反映真实的质量情况?
- 发现异常时,操作员是否及时与工段长、班长、生产主管和质量工程师等进行沟通和交流?
- 操作员对质量支持人员的工作和服务满意度如何?
- 操作员是否正确、及时地使用防错装置,以预防和减少错误的发生?
- 该作业的UPTIME图表是否反映了作业的运行效率,且数据是否达到设定的目标值?
- 设备维护保养的作业指导书是否在线,并能作员及时获取和遵循?
- 设备维护人员是否将UPTIME作为衡量其工作绩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 设备维护人员对设备的备品备件是否熟悉,是否能快速申请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