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前期的一对一项目调整后,我们团队的工作重心已经转移到公司的主营产品——背单词app上。我们的工作进展可以按照时间线划分为四个阶段:
- 游戏设计阶段
- 课程策划阶段
- app优化迭代
- 运营活动需求
接下来,我将逐一进行说明。
由于我在游戏公司有过运营策划的经验,所以在处理背单词app中的小游戏部分时,我能够得心应手。游戏的核心在于参与者、规则和反馈。而我们的单词游戏,就是以规则的形式将背单词本身呈现出来。
例如,我们之前推出的一款名为“竞技场”的小游戏。在游戏中,玩家需要在沙盘上通过拼写英文单词来发动攻击,拼写正确则能向怪物发起攻击,拼写错误则会被怪物攻击。这款游戏在17年被下架后,仍有用户反馈希望恢复这一功能。
在尝试做游戏时,我最初采用了传统的游戏思维,如排行榜、实时竞技等外部反馈。但在核心玩法上,我尝试了复古风格,借鉴了如泡泡龙、俄罗斯方块等经典游戏元素。我也提出了两个创意方案:
(1)单词泡泡龙
这款游戏将英文单词与掉落物相结合,玩家手持旋转罗盘发射小球与掉落物对撞,匹配则消除,不匹配则生命值减少。这一创意旨在通过游戏的形式增强用户的背单词体验。
(2)重建巴别塔
这款游戏以巴别塔为背景,玩家通过拼对单词来建造塔层,每拼错一个单词则塔层减少。这一创意更注重寓教于乐,同时也加入了阶段性的胜利元素。
虽然这两个方案最终没有被采纳,但它们都是将中英文匹配作为游戏的核心玩法。我个人更喜欢第二个方案,因为它更富有寓意,且不断攀登的过程也是人生拼搏和语言学习的隐喻。
后来,我们团队决定采用宠物养成的方案。我们设计了“静心竹养成计划”,这是一个以古代读书人伴读书僮为蓝本的书童养成游戏。用户通过学习、打卡、背诵等活动来获得道具,培养自己的书童。这一创意得到了团队的认可。
在课程策划方面,我们的目标是开发与英语学习相关的课程。考虑到我们的app主要是一款背单词软件,因此课程设计也围绕着英语单词学习展开。我们最初决定从考研英语作文入手,因为我自己有考研究生的经验和对英语专业的了解。
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大量的用户调研和竞品分析,以确保课程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我们也尝试了各种教学方法和呈现方式,如闯关解锁、任务制等,以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
在app的优化迭代和运营活动需求方面,我们主要关注的是产品的常规操作和业务逻辑。在这个阶段,我们更多的是在做功能的完善和逻辑的梳理,同时也面临着新旧逻辑衔接的挑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打算整理过往的文档,将所有的交互逻辑、算法逻辑按版本和功能进行划分和整理。
这一年的工作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感谢整个团队在项目过程中的支持和帮助。每个人都基于自己的专业视角给出不同的意见,产品的成功离不开整个团队的力量。期待下一年,大家依然能够很nice地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