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对于土壤的适应性颇广,尤其是微酸性土壤,更是其生长的理想之地。人们常以土壤颜色来描述其肥沃程度,如“黑土丰盈,油茶繁茂;黄土虽薄,但仍有生机;粘土生长也未见不佳”。而土壤的深浅,亦会对油茶的生长造成一定影响,通常情况下,深厚的土壤会培育出较大的树木,反之则相反。栽植油茶需有足够的全年雨量,尤其在七、八月间不得干旱缺水。
那么什么样的气温才是最适合油茶栽植的呢?答案是月平均温度在最低点达到3℃,最高点攀升至31℃的地区,条件适宜栽植油茶。
尽管有人对油茶的产量有所质疑,认为其产量较低,不具经济效益。但事实上并非如此。部分地区油茶产量低的原因多与土地荒芜、未进行垦复有关。一旦土地得到垦复,将实现“当年见效、二年增产、三年丰收”的良性循环。管理粗放、缺乏夏季浅刨与冬季深挖的作业也是导致产量下降的原因之一。对于油茶炭疽病的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夏季骤雨后易发病的时期,及时喷洒黄泥石灰水进行预防。
关于榨取茶油的技术要点在于不可断丝,一旦油丝断裂则无法继续出油。需要采用带壳榨取、连续作业的方式进行,力度适中,一气呵成。
推动油茶生产的发展需把握多个关键环节。种植油茶对于山区农民来说具有双重意义:既可解决吃油问题,又能增加经济收入,使大家深刻认识到油料上山和木本化的重要性。
对于现有的油茶林要进行全面的垦复工作。需将林内的杂木灌丛清除,随后进行挖刨作业,遵循“冬挖七寸春铲草、夏刨三寸草埋根”的原则。根据历史经验,新垦复的油茶林初期病害较为严重,因此垦复后需喷洒波尔以预防病害。波尔的配制方法为:将硫酸铜和生石灰分别在水中溶解后再混合。
在垦复现有林的还需积极发展新的油茶林。这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要精选良种。我省拥有大红、小红、大青等多种品种,其中以大红和南瓜品种表现最佳。
二是要育好苗,提高发芽率。建议采用冬播育苗方式并采取容器育苗法以提高效果。营养袋育苗是较为理想的选择。
三是要科学栽植。栽植距离需根据地形及土层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在山顶土层较浅的区域可适当密植;而在山脚下土层深厚、树木较大的地方则可稀植。
四是幼林期内可适当间种农作物以耕代抚或与油桐混种以短养长。
最后还需注意水土保持、合理施肥等措施来确保油茶林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