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策划促销,精挑细选商品之道
促销活动可以针对门店全线商品,也可以专为特定商品设计。更多情况下,通过一系列促销品的推广来带动其他商品的销售。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关键在于对促销商品的选择。
一、价格敏感商品的策略
顾客通常会根据自身需买几样熟悉的商品,这些商品的价钱常常铭记在心,从而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一个关于商品整体价格的认知。这些常被重复购买的商品即为“价格敏感商品”。
例如在综合超市中,像粮油、鸡蛋、青菜等都属于这类商品。要注意区分热销品与价格敏感商品的区别,某些店长会因此混淆概念而使得促销活动未能如愿成功。
因为价格敏感商品的关注度高,消费者对价格非常敏感,所以即使价格微调,也能显著提升销量,并带动其他商品的销量。
二、新品推广的技巧
新品的推广有助于树立企业形象和提升品牌形象。选择合适的推广时机如节假日、开业、试业等时段进行推广尤为关键,其主要针对的是企业的A类顾客。
除了传统的价格优惠,还可以通过产品展示等活动形式进行推广。新品可与普通商品进行捆绑销售,从而提高客单价。
三、效期商品与促销
即将到期的非价格敏感商品也可作为促销商品。但需注意,这类商品的降价幅度需达到5%以上才能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合理的降价不仅能帮助售出滞销品,还能为其他相关商品的购买创造机会。
四、季节性商品的选取
促销商品的选择应考虑市场趋势。如在新学期开始时,推出书包、书本等学生相关物品的促销活动;传统佳节时,牛羊肉等食品的销量会大幅增长,适当进行降价促销能有效提升门店业绩。
高毛利商品、供应商特惠商品以及企业商品等都是不错的促销选择。对于具有议价权的大卖场来说,可以与生产厂家谈判以获取更多促销优惠。
选择合适的促销商品和方式后,还需良好的执行来保证促销效果。首先在商品陈列上要突出主打促销商品,方便顾客选择和购买。同时注意避免将促销商品与同类或相似商品放在一起。
广告标示和价格牌等应提前准备并放置在显眼位置,设计上要能吸引顾客的注意力,考虑目标顾客群的特点和喜好。
五、后期评估与改进
促销活动结束后,应进行评估和改进。评估的主要标准包括销量对比、毛利对比以及部门、大组、中组生意的对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