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图揭示今年“双十一”繁忙景象,镜头捕捉到位于广西南宁市五象新区的快递转运中心,工人们正在装卸包裹(无人机照片)。
消费风向标再次在“双11”盛宴上转动,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活力与潜力。不同于往年,今年的电商平台策略更加注重用户与商家的实际利益。他们不再过分依赖传统的价格战和广告战,而是通过多种补贴方式,如补贴用户、补贴商家等,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购物需求。电商平台也运用了技术和服务创新,来增强其竞争力并推动商业增长。
“双11”引领消费新潮流
作为年度最大规模的电商促销活动,“双11”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价格优惠,还通过商家的优惠活动让消费者享受到了购物的乐趣。从各大电商平台的成绩单来看,现代消费者的购物决策已不再局限于单一因素,而是更加注重性价比、品质、智能、时尚等因素。
据京东数据显示,“双11”期间,AI技术的应用在京东平台上取得了显著增长。AI学习机、AI电脑、AI手机等智能设备销售额同比增长均超过10倍。科技新潮的消费电子产品如游戏CPU、头戴式耳机、运动相机等也备受消费者青睐。“以旧换新”也为家电销售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双11”期间,京东的Mini LED大屏电视销量和多个家电家居品类的销售额均实现了显著增长。而在天猫平台上,“双11”期间,美妆品牌、服饰品牌等也取得了显著的销售成绩。
下沉市场潜力日益凸显
随着电商的普及,除了大城市外,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消费升级也日益明显。电商正在向小城镇渗透,以寻求更大的市场空间。“双11”期间,下沉市场和县域经济的购买活力得到了充分体现。
分析认为,品牌商家将更加注重在县域渠道的布局。尽管许多品牌在线下未能覆盖到三四五线城市,但消费者可以在电商平台上购买到这些产品。如何管理好线上渠道,品牌也将制定更为细致的计划。
调研发现,下沉市场消费者与一二线城市消费者一样,同样重视低价和简洁的购物方式。他们的购物心态也趋于理性。从品类方面来看,更多元、更丰富、客单价更高的商品开始进入“小镇青年”们的购物车。
拼多多等平台的数据显示,三四线城市的用户更青睐高端家电、新锐美妆、进口水果以及轻奢产品等。对于品牌来说,消费潜力充足的县域市场将成为他们寻找增量的新选择。
电商平台竞争更趋务实
今年“双11”,各大电商平台的营销策略更加务实。他们不再过分追求流量和低价,而是更加注重商家的利益和服务质量。一系列针对商家的减负策略如减免服务费、快速回款、补贴运费等被广泛采用。消费者也更加理性地看待购物和价格,开始更加注重质价比和购物体验。
在此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成为推动电商发展与消费提升的重要力量。生成式AI在“双11”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零售行业增长放缓和“双11”热度减弱,电商平台正积极投资AI技术以寻找新的增长点。
业内人士认为,“双11”仍是拉动业绩增长的重要促销节点。电商平台需要不断调整竞争策略和发展重心以适应市场变化并在零售业浪潮中立足。
总体而言“双11”依旧是商业与技术共同创造的奇观一年比一年更显寻常而消费者与商家对品质与优惠的追求也愈发明显这无疑是电商平台发展道路上正确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