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曼情感化设计三个层次_情感化设计的三个层次分别为

2024-12-0922:57:53创业资讯0

面对相同的设计任务,不同设计师的创意方向与深度各有千秋。但共同的目标应是一致的:以价值为导向,驱动设计创新。

近期圆满结束的大型策划设计项目,其过程不仅是一次顺利的创作历程,更是设计师们思考过程的大展台。尽管需求相同,但每位设计师笔下的作品却大相径庭,真实反映了设计师在不同阶段的思考维度与创作风格。

大师唐纳德·A·诺曼在《设计心理学,情感化设计》一书中提及的三个情感层次与大师级设计师及学者们的理论,为我们的设计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指导。设计师的三层价值——修饰者、区分者与驱动者,每一层都承载着不同的设计使命与价值体现。

基础修饰是设计的起点,而行为层次的差异化则赋予产品独特的魅力。反思层次的驱动则强调设计的深度与价值取向。我们都在追求成为设计的顶端人物——驱动者,如苹果公司般以设计驱动创新。

业务线在提出需求时,虽然直接,但这也是推动我们思考与创新的原动力。在满足业务需求的我们需考虑设计的灵活性与应对调整的能力。

此次项目的主题是“未来出行”,要求设计中既要体现未来感,又要体现出行元素,并要营造出年度盛典的场景氛围。在短短的时间内,业务线需要制作物料的决策支持,这对设计师的快速反应与表现力提出了高要求。

业务线期望设计能够天马行空,但只要不耽误制作且能得到领导认可即可。这要求设计师在理解需求的基础上,发挥创意,同时也要注重设计的实用性与表现力。

面对这样的重点项目,我们需要明确项目的优先级,而非纠结于需求的合理性。领导以结果为导向,因此我们在应对紧急需求时,更需注重思考与策略。

每位设计师接收到的需求虽然相同,但经过思考与转化,所接收到的信息却大相径庭。这正体现了设计师理解与转化需求的能力。

我们需从需求中提炼出关键元素如“未来出行、科技感、年度盛典”,以此作为设计的主线。然后,我们来展示第一波设计方案尝试的成果。

各方案解读与点评:我们评价了各方案的思考维度、表现力、细节处理及与主题的契合度。

经过多轮与客户及领导的沟通与优化,我们最终确定了主视觉方案,并进行了品牌形象的统一推广。

不同的设计师对同一需求的理解与表达各有千秋。我们应跳出舒适区,成为驱动者,以价值驱动设计,使设计真正赋能并转化为核心竞争力。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