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东北的土著居民,每到立冬前后,我们总会感受到一种特殊的财务压力,那就是要为即将到来的严寒支付“取暖费”。为了迎接冬天大雪封门的日子,我们还要购置一大批必备的蔬果食材。这份准备工作的繁忙与充实,仿佛成为了我们东北人过冬的一种仪式。
这段时间,家中的长辈们特别忙碌。我的父母,年近八旬,每天推着小车前往小区门口的秋菜供应点,一车一车地往家里搬运。我若有空,也定会助一臂之力,因为在我们东北,有一种孝道叫做“帮父母采购秋菜”。
小区门口的菜农今年已经售出了三大车货物!朋友圈里晒出这一盛况后,引来众多朋友的评论:他们纷纷表示这个冬天要来我家做客。
为了满足这个冬天的食物需求,我们家已经采购了不下十种食物,包括秋菜、水果、咸鱼、大米等五大类。大白菜作为我们的过冬必备食材,今年一上市的价格就有所上涨。尽管我曾劝说母亲少买些,但她却总忍不住买下更多。
这两天我们已经清洗干净了渍酸菜的大缸,大白菜也已渍成200斤酸菜。再过二十多天,新渍的酸菜就可以上桌了。剩下的白菜则存放在室外,用自然风抽干水分后,再移至车库中储存。
虽然东北人过去鲜有冬季制作腊肠的习惯,但随着南北风俗的交流融合,越来越多的家庭也开始模仿制作。由于前两年猪肉价格较高,家中已有两年未制腊肠;但今年猪肉价格实惠,吃肉比吃青菜更划算。
我们买了200元的猪肉——约15斤左右——请肉摊老板代为加工成两种口味的腊肠:一半是广式风味,另一半是麻辣味。在腌制好的鱼缸旁边还腌制了一些咸鱼,看着在晾晒中愈发诱人的鱼干,想着它们冬天做成的美食时鲜美和营养都如此出色。
身为海边人,冬季若不腌制些咸鱼则总觉得缺少了什么。现在的鲅鱼价格尚可接受,每斤15元的价格让我们在常去的鱼摊购买了十条鲅鱼。
此外我们还准备了其他多种食材如大葱、苹果、萝卜等。虽然大葱的价格略高但仍然必不可少。我们还栽种了一些大葱在花盆里以备不时之需。
我小时候家家户户都会挖地窖储存食物如苹果和萝卜等。现在虽然市场上的水果种类繁多但冬季前家中仍需储备一些水果才能让人感到踏实。
今年家里购买的苹果不多总共是两箱80多斤因为现在的储存条件更丰富有更多的替代品可以满足我们对水果的需求。
我们还有许多其他食材如地瓜和芥菜疙瘩等也在我们的囤货清单上。它们都被妥善地储存在合适的地方以保持其新鲜度。
以上这些食物足够我们一家五口度过整个冬天了。在朋友圈分享了我们的囤货后朋友们纷纷留言评论表示要来我家过冬甚至询问何时酸菜和咸鱼会准备好。我想请问大家觉得我们家囤的这些食物够不够吃一冬天的呢?欢迎留言分享你们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