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小工厂的产能管理实践中,我们认识到产能规划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常常面临一些挑战。特别是在计算生产能力时,可能会遇到缺乏标准工时、设备清单以及模具清单等问题。
在启动生产计划之前,一个必要的步骤是先制作一张产品与产能相对应的表格。即使在没有完全的数据支持的情况下,生产计划部门仍需预先构建这张表格,并通过日生产报告来逐步完善。
一个关键点在于确定是以产品规格型号还是产品料号作为基准来设计产能表。尽管ERP系统通常以产品料号来运行需求计划,但在中小工厂中,生产报告往往使用产品规格型号来报告产能。生产计划部门需要在两者之间建立一种对应关系。
表1:产品规格型号明细表
此表以工厂内部去除重复项后的产品规格明细为基础建立。在确定产品规格的称呼时,必须与生产和技术部门进行确认。不同职能部门间的称呼差异,特别是大小写、空格和特殊字符的差异,都需要特别注意。
在产能方面,由于专业IE人员可能不负责制定标准工时,生产部门会先报告日产能。这里的日产能是基于生产部门的经验估算的一天的生产量,其中一天的定义包括加班时长,如11.5小时或10小时等。
表2:品号对应型号表
此表需以工厂内部ERP系统中的标准品号(唯一标识)为基础手动建立。尽管有些制造部门的员工可能对品号不熟悉,但生产计划部门必须熟悉品号,因为MRP需求管理是按品号的颗粒度下达的。
一个型号可能对应多个品号,这表示该型号可能有多种配置或共用图纸、模具等。建立这份表格需要细致耐心的工作,初期需要生产计划人员逐一核对型号与品号的对应关系。
表3:设备约束表
这份表格需要与生产部门和技术部门充分沟通,确保所有相关的约束都被完整填写。对于复杂的生产工艺和多种模具,设备可能是全自动、半自动或手动等不同类型。
除了自动和手动之分外,还需考虑坑位数约束、模具约束以及人员约束等。这些约束信息需要长期更新和维护在这份表格中。
表4:订单明细表
这张表用于实际核算产能需求。当基础数据库建立完成后,只需输入相应公式即可一键计算产能,如模具和设备的数量是否足够等。
通过计算结果,我们可以判断是否需要延期订单、增加资源以完成订单。同时还需要评估模具是否需要新增、设备是否需要更新以及人员是否需要增加等。最终,我们可以通过大数据来进行决策。
我是古哥:
我在制造行业积累了18年的经验,擅长企业运营、供应链管理、智能制造系统等方面的工作。我是一名计划运营管理的专家,擅长通过优化企业流程和规范管理来提高企业效率。我有着丰富的经验来提高企业的准时交货率、降低企业库存,并为企业培养智能制造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