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API的奥妙,何为API?对于非IT领域的朋友们来说,API的概念或许显得有些高深莫测。
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的许多场景中,都有API的身影存在。比如:
当电脑需要调用手机中的信息时,我们通常会用一根数据线将两者连接起来。这时,电脑和手机上用来连接数据线的接口,就可以被视作是API接口的实例。
虽然比喻生动,但终究不能完全揭示其本质。要真正理解API,还需深入探究其使用场景。
依据百科的解释:API,全称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直译为“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它是一组预先定义的函数,目的是为了赋予应用程序和开发人员访问某软件或硬件例程的能力,而无需直接接触源代码或理解其内部工作机制的细节。
那么,我们用一个小故事来形象地描绘API的诞生过程:
研发人员A开发了软件A,而研发人员B正在开发软件B。某天,B想要利用A的部分功能,但又不想从头到尾去理解A的源代码和功能实现过程。这时,A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将A中B所需的功能打包成一个函数。B只需按照A的指示,将这个函数嵌入到B中,便可直接使用A的功能。而这个连接两者、使功能得以传递的“桥梁”,就是API。
这就是API的由来。
- 以实例来加深理解:
【中铁大桥科研院】拥有一个自主开发的信息平台,用于管理业务数据。他们曾面临一个问题——尽管有了这个信息平台,但由于各系统的独立性,数据的上传和备份仍需人工在excel中操作,效率低下。
鉴于系统的开发周期长且成本高,桥科院开始寻找现成的解决方案。他们最终选择通过API将简道云直接接入公司数据库,使数据能够自动上传至信息平台并统一展示;通过webhook将数据推送到服务器,实现自动备份。
在此过程中,简道云所提供的API接口发挥了关键作用,它使得外部系统能够与信息平台相连接。这使得桥科院无需再次开发,便实现了数据的自动上传和备份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