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邂逅老师,我感受到了强烈的反差。在网络上交流时,我脑海中的老师形象是如此的认真和负责。每当我提出问题,她总是能以十倍的热情回复我。
实际上,她身形高挑但不失温婉,拥有极强的亲和力和热情。当她笑起来时,美丽动人。更令人惊喜的是,她还是一个富有幽默感的欢乐女神。
我由衷地佩服老师。在成为咨询师之前,她曾在国企工作,享受着稳定且轻松的工作环境,这似乎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生活。她却选择了辞职,投身于相对不那么稳定的心理咨询师工作。起初,我以为这是她追求已久的梦想,但后来我才了解到,她其实是因为内心的好奇而走上了这条道路。在辞职初期,她同样感到迷茫,会思考生活的意义,甚至觉得未来似乎一眼就能望到尽头。
老师最初接触心理学是在她作为访客的时候。她发现心理咨询的神奇之处,即能让人在无言中释放内心的压力和焦虑。她的内心被这种“神奇”所吸引,因此踏上了探索心理学的求索之路。她开始阅读相关书籍、参加课程,虽然过程中走了一些弯路。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她听说了武志红老师的网络课程,并接触到了“精神分析”这个概念。她对这一概念充满好奇,并在之后选择了精神分析方向的咨询师。从此以后,她便深深地爱上了精神分析。
在心理学的道路上,老师也曾面临无数次想要放弃的时刻。当需要投入大量资金、面对没有访客、经验不足和挫败感时,她都曾动摇过。在这条充满不确定性和迷茫的道路上,她似乎找到了自己的热爱。当我问她是什么让她坚持下来时,她回答说:“或许是因为我真的喜欢吧。虽然个案中有挫折,但看到个案的改变和治愈,我真的很开心、很有成就感。”我想这正是心理咨询的魅力所在。
一次巧合让老师与同样热爱学习的老板张鑫相识。他们之间有着莫名的磁场吸引,“同频相吸,同趣同欢”正是对他们关系的最好描述。如今,老师已成为曼荼罗心理的一员。在工作中,她始终保持着认真、负责、积极的态度。多年来,她不断学习,每周进行个验,自费参加各种课程,不断提升自己。
老师认为:“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过程”。一个热爱学习的人,越容易感到自己的知识浅薄,越有学习的动力和欲望,越有进步的空间。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外出,都可以通过书籍、网络、听书等方式学习。
老师还为新手小白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要重视基础部分的学习: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和基础课程。
寻找个人督导:对于没有经验的咨询师来说,个验至关重要。
结交志同道合的人:共同探讨、学习并寻找适合自己的流派。
要牢记“活到老,学到老”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