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家电销售渠道的专业人士,特别是线下家电经销商向我们家电行业透露:近年来家电企业的一些行为中,已初步形成了四大家电特价机线上采购平台的格局,并呈现出寡头垄断的趋势。这种趋势在行业中并非利好的迹象。
华辛撰写
当前,直接从家电企业或运营商处采购,不仅价格高昂,而且附加条件繁多。相较之下,京东、淘宝、天猫、拼多多等平台以其快速、廉价的特性,成为更优选择。这些平台提供的均为正品机,发货迅速,且全国联保服务令人放心。
随着今年5月中旬家电行业提前启动618大促活动后,众多家电企业和渠道商家均向行业内部人士确认,家电线上销售的趋势已成“不可阻挡”之势。当前局势大致为:“家电企业若不涉足线上,则难以推动销售和发货;而经销商若不依托线上平台,则难以获取特价货源,线下业务难以开展。”
据家电渠道人士透露,行业内普遍将“京东、天猫、拼多多和淘宝”视为四大特价机采购平台,也被誉为线上家电采购的“四大天王”。通过这些平台,可以轻松获取市场主流品牌的主销产品特价机,特别是在重要节点时,更能获得更多超低价产品。
有渠道商家向我们反映,近一年来,京喜作为京东旗下的另一个特价机采购平台,给众多家电经销商带来了挑战。尽管京喜与京东家电家居不属于同一体系,但其上的家电特价机货源依然丰富。像海尔、美的、格力、海信等大品牌的特价机在京喜上的零售价格甚至低于很多京东家电加盟店主的拿货价,差价幅度在200元至600元不等。
不论是京东、京喜还是淘宝、天猫,众多家电渠道经销商都表示,这些线上平台的货源不仅数量多,而且价格极具竞争力。特别是拼多多,其价格之低令人惊叹。然而遗憾的是,拼多多的特价机遵循零售逻辑,对购买数量有所限制,且放货时间不确定。这要求经销商们需注册多个账户以抢单,并研究规律以找准抢购时机。
线上四大特价机采购平台的出现,使得许多卖家无需获得家电企业或代理商的授权即可轻松获取货源。他们甚至可以“轻资产”套利赚取差价,并通过不同平台比价获取最便宜的货源。对于许多渠道经销商而言,尽管表面上看似便捷,但内心却感到不安甚至痛苦。
因为这些线上特价机采购平台的出现并非仅为了方便经销商拿货,更是为了使用户在线上比价更加方便。其最终目的是引导用户从线下实体店走向线上网店。这些线上平台实际上是在争夺渠道经销商的生意和订单。
线上特价机采购平台的增多和火爆生意带来的直接结果是:用户购买家电时比价更加方便,导致家电零售生意的利润空间被压缩;企业和商家被线上电商平台特价机资源所裹挟后,家电零售的服务价值探索和商业模式创新受到阻碍。这使市场陷入混乱竞争之中,许多线下渠道商因此受损。
进入5月以来,随着一线市场的零售出货和用户订单争夺加剧,几乎所有家电企业和渠道商家都被线上电商平台推向了“降价求出货”的恶性循环中。只有线上电商平台拥有层出不穷的特价机货源和销售生意。即便看似家电企业消化了库存,但低利润的特价机仅成为线上电商平台的流量和销售额工具,并未转化为企业的忠诚和有价值用户。这种商业竞争的价值究竟何在?
当前阶段,很少有家电企业会思考这些问题以及未来的风险和挑战。他们大多仍忙于眼前的销售和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