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的评估与调整_市场营销职业生涯规划评估与调整

2024-12-1105:58:59经营策略1

重新解读GTM(Go-To-Market)的概念——即将产品推向市场的策略与过程,助力产品商业化。这一概念源于快消行业,后在To B领域发扬光大。由于To B业务依赖于销售和市场向目标客户传递产品价值,若缺乏GTM策略,用户将难以明确产品价值。

GTM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可以从小规模的产品功能推广到大规模的新产品上市及新市场的拓展。对于IT软件公司而言,GTM更多的是对新产品或新行业进行商业化验证的过程。

在海外IT公司中,存在一个介于产品研发与客户销售之间的岗位——Product Marketing Management(PMM),该岗位的从业者多具备技术背景,负责产品生命周期的全流程管理。

早期国内的IT行业多以项目制为主,相关职位及对产品经理的认知相对有限。然而随着云时代的到来,客户体验的重要性日益凸显,PMM岗位的价值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

该岗位的工作内容远非仅限于内容创作,而是需要从产品研发阶段开始介入。这包括对产品进行定位,明确目标客户、产品带来的价值、与竞争对手的差异化,以及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相关工作。

产品商业化的核心是策略而非单一职能。我们需要理解GTM策略、产品策略和业务策略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关于GTM策略是针对产品研发上市到销售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市场营销策略。而产品策略则更多是从产品角度出发,考虑产品的定位、功能、市场等。业务策略则涉及更广泛的范围,关联更多的部门和业务需求。

对于初创公司或产品单一的公司,这三个策略可以合并为一个,统筹考虑。

产品商业化的工作事项包括流程设计、价值评估、价值创造等。以SaaS为例,其商业化评估标准包括ARR、CAC、人效、续约率等关键指标。

不同成熟度的产品线有不同的评估标准。早期产品需要基础材料支持,而成熟产品则需涉及更高级别的标准制定、论文、获奖等。信创部分也是软件类产品的重要方面,与扶持息息相关。

在产品营销中, 重视业务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关键。无论工作内容如何变化,核心都要贴近业务,得到业务人员的认同。

在软能力方面,有效的沟通和对他人的输出也是产品营销的重要价值。

在产品营销过程中, 遇到的问题和挑战是常态。在多部门协作的环境中,单一角色承担GTM工作并不常见,这需要我们在夹缝中求生存,为团队争取资源和项目。

这个过程也是个人成长和完善的契机。对于产品商业化的投入优先级,应围绕核心产品线进行,无论是在营销还是个人发展上。

对于PMM职业路径, 建议国内市场中的PMM尽早拓宽视野,不要局限于当前职位。国内对PMM的认知尚浅,能覆盖全生命周期工作的机会不多。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应往前端业务方向靠拢,以获取更大的价值感。

关于市场洞察(MI)的价值呈现,我有两个实例可以分享:一是通过MRD深入客户业务部门进行调研和访谈,获取一手资料;二是洞察CEO需求,输出可行性方向,证明战略决策的合理性。

产品商业化的策略与实施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执行。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市场,都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适应,以获取最大的价值。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