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精益生产的角度审视,任何不增添价值的活动都被视为浪费的根源。企业推行标准化作业的目的变得尤为清晰,它旨在通过合理配置设备和人力资源,达成有效生产,进而控制成本。
不止是为了削减人力成本,更重要的是在生产结构中彻底根除一切形式的浪费。比如,减少前后工序之间的等待时间、避免无效的搬运动作、减少商品损坏导致的品质问题等。
要实现这些,必须采取必要措施确保各生产工序的作业达到最优组合,并形成标准化的工作规程,严格遵循。这样才能在保持低成本运营的确保高质量的产出。
那么,我们应如何构建并有效执行标准化作业体系呢?下面,我们将通过五个简单的步骤来详细阐述:
第一步:我们是否有明确的作业标准?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标准就像没有尺度的工具,无法衡量正确与否。
第二步:我们的作业标准是否正确?停留在错误或过时的标准上,就如同刻舟求剑,南辕北辙,方向错误导致努力白费。
第三步:我们的标准是否被广泛知晓?理解并熟知标准是执行的基础,只有让每个人都明白标准的重要性,才能确保其得到贯彻执行。
第四步:大家是否按照标准进行操作?不遵守规定就如同违法,不遵循标准就属于违规行为,都应受到相应的处罚。
第五步:现场的标准是否可见?现场可视化的目的就是为了时刻提醒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不忘初心,始终遵循标准。
以上五个简洁明了的步骤,构成了标准化流程建立与实施的核心内容。在日常工作中,只有不断尝试、突破和探索,才能建立起完善的标准化作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