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篇章中,我们已经探讨了关于品管圈(QCC,Quality Control Circle)在活动规划中如何绘制出科学有效的甘特图的方法论:
那么,如何绘制一个科学且有效的护理品管圈甘特图呢?这成为了许多读者心中的疑问。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深入探讨。
不少学员反馈,对于QCC、QC7工具以及PDCA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总是容易混淆。别担心,本篇文章将为您逐一解答这些疑惑!
PDCA(计划、执行、检查、行动)作为质量改进的经典理论,它将统计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紧密结合,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在实际操作中,PDCA的每个步骤都被进一步细化,并与一系列统计工具(如QC7工具)相结合,从而形成了十大步骤的操作流程,具体如图所示:
品管圈的十大步骤操作流程正是PDCA理论在实际中的具体体现。
从本质上看,品管圈可以视为PDCA按照十大步骤迭代发展的产物。这就像PDCA的进化加上QC7工具的应用,共同构建了QCC的框架。
遵循这十大步骤,并结合QC7工具的使用,便构成了QCC的核心操作方法。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QCC是PDCA理论在实际操作中最具实践意义的体现。”
那么,什么是QC7工具呢?
QC7工具是一套用于数据统计分析的工具集合。每一种工具都具有其特定的功能,并被广泛应用于PDCA和QCC的实践中。早期版本的QC7工具的使用方法可以参考下图。
以甘特图为例,它是品管圈中非常重要的工具之一。甘特图能够完整地展示任务计划和工作的进度。在PDCA的框架下,甘特图的设计被细分为十个具体的步骤。
甘特图是一种图形化的表示方式,通过活动列表和时间刻度来展示特定项目的活动顺序和持续时间。
如图所示,甘特图中PDCA四个阶段的分布应遵循3:4:2:1的原则。在甘特图中,横坐标代表时间,纵坐标代表工作顺序或活动内容。虚线代表计划,实线则表示实际活动的完成情况。
由于品管圈QCC具有更为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和固定的模式,相较于PDCA,它更适合于学习和比赛的场景。掌握了品管圈的操作方法后,PDCA的学习也就变得相对容易了。
如今,品管圈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更为成熟的质量改进工具,相较于PDCA有着更为严格的步骤和规范。在品管圈的十大步骤中,每一步都有其具体的操作要求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