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哪个领域,都强调了"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商业计划书的制作也不例外,一份完美的计划书离不开周全的准备。根据我多年投资的经验,商业计划书的准备工作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步:明确目的与表现形式
商业计划书内涵丰富,形式多样,使用场景各异。其核心内容和侧重点会随着目的和表现形式的变化而变化。要制作出针对性强的商业计划书,首先需要明确本次编制的目的。常见的商业计划书编制目的包括:
项目推介:主要用于吸引合作伙伴、客户和投资方的注意。此类计划书应简洁生动,用较短的篇幅突出商业逻辑和企业亮点,最佳的表现形式是PPT或图片。
企业诊断:适用于处于瓶颈期的企业。通过梳理企业内外情况,找到问题所在。此目的下的计划书需全面深入,将各个环节一一排查,侧重于现状的静态分析,更偏向微观,适宜用画布、word或PPT等形式呈现。
战略规划:用于目光远大的企业。通过梳理企业过往和现状,制定符合行业发展趋势的计划,提供战略指导。此目的下的计划书需立足现在,着眼未来,侧重于对未来的动态分析,更偏向宏观,也适宜用画布、word或PPT等形式展现。
第二步:安排人员工作
商业计划书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因此需要合理安排人员工作,以确保编制活动的高效有序进行。具体包括:
- 明确主要负责人员,通常是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
- 明确具体经办人员,负责资料搜集整理、人员访谈等具体工作。
- 明确各部门配合人员,负责配合协调资料提交和人员访谈。
- 明确外部合作单位对接人员,特别是当商业计划书需向资金方推荐时,了解资金方要求和关注点至关重要。
第三步:确定商业计划书大纲
请注意,以上大纲仅供参考,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增减。
第四步:搜集原始资料
原始资料是商业计划书的基础。当大纲确定后,需要搜集和分析、整理和加工原始资料,填入既有框架。原始资料包括书面材料如工商提档资料、公司基本制度等和访谈笔录等。对于创业团队而言,更多是根据大纲进行讨论、规划和梳理。
周全的准备是制作出高质量商业计划书的关键。不仅要明确目的和表现形式,还要合理安排人员工作、确定大纲和搜集原始资料。这样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