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味小吃摆摊_街边卤味摊

2024-12-1206:41:55营销方案1

记者报道 | 王佳箐

近期,"地摊经济"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在长沙市天心区,包括坡子街南门口上黎家坡、文源街道林大路部分地区、先锋街道金房奥斯卡以及环宇城商场前坪等路段,已获许可的小商小贩在特定时段和地点摆起了地摊。

6月2日,我们的记者走访了上碧湘街和侯家塘叮叮mall旁的回龙山巷。经过对10位摊主的采访,我们了解到他们的生意情况和内心感受。这些摊主中,有人售卖蔬菜或水果,有人售卖自制熟食,还有人售卖编织手串等。他们普遍提到,通过"流动摊贩临时规范点"的实施,他们的经营变得更加踏实且有了更高的利润,同时也结识了更多的熟客。

以下是部分商贩的详细情况:

商贩案例一

姓名:刘南峰 年龄:49岁 地点:侯家塘叮叮mall旁的回龙山巷

自大约三年前开始,刘南峰在此处售卖菠萝蜜。街道划定为"流动摊贩临时规范点"后,他再也不用担心的巡查,生意也比之前好了许多。

商贩案例二

姓名:张 & 女友 年龄:24岁 地点:上碧湘街

两人租下了一个木棚,开始经营水果生意。工作日每天的营业额在200至300元之间,节假日能达到500至600元。尽管如此,减去成本后所剩不多。

商贩案例三

姓名:康女士 年龄:34岁 地点:上碧湘街路口

在此摆摊已有三年的康女士表示,新的地摊实施后,她的生意和客流量都有所增加。

商贩案例四

姓名:崔宝山 年龄:53岁 地点:上碧湘街

从哈尔滨来到长沙的崔宝山开始在上碧湘街售卖虾米和鱼干。他向街道报备并交了管理费后,拥有了自己的临时摊位,日纯收入能达到100多元。

还有美在女儿的服装店门口摆卖蔬菜、梁茂在路边搭帐篷摆摊水果、孙细兰在自家店面门口摆地摊卖猪肉和蔬菜等众多商贩的例子。他们均因新的地摊而受益,经营状况有所改善。

商贩案例六

姓名:龚来 年龄:47岁 地点:上碧湘街

龚来夫妇因房屋拆迁而不得不“打游击”。如今在上碧湘街有了固定摊位,日营业额300至400元。

商贩案例七

姓名:彭小芳 年龄:50岁 商品:编织手串

尽管彭小芳愿意拥有一个固定的摊位以图踏实,但之前“打游击战”时的收入反而比现在有固定摊位时高三分之一左右。这表明固定摊位并不一定意味着更高的收入,也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总体而言,"地摊经济"的实施给这些小商贩带来了实质性的帮助,使他们有了更多的底气和自信在这个城市经营他们的生意。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