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龙眼,最优的品种
莆田四大名果之一,供图/萩芦镇。
01 兴化桂圆,最好的桂圆
莆田人精心栽培的果实,千年来历史,果大肉厚、肉脆味甜。供图/天桂食品。
栽培技术世界领先
结合莆田得天独厚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成就了莆田龙眼独具优异的品质。
疏花疏果
为了确保龙眼品质,去除部分花和幼果。供图/刘国强。
莆田龙眼种植面积广,主要分布在三大溪流沿岸。
现有80多个品种,全国最多,如“乌龙岭”、“水南1号”、“松风本”、“油潭本”、“立冬本”等。
【乌龙岭】
本土焙干最好的品种之一,种植面积大,母树出自郊尾镇塘边村乌石岭,8月下旬至9月上旬成熟。
【水南1号】
国内单果最大的优质品种,品质达一级标准,是第一个通过农业部审定的龙眼新品种。
【油潭本】
本土丰产稳产的品种,鲜食好,焙干更好,母树出自华亭镇油潭村。
【松风本】
本土优质晚熟品种,母树出自黄石镇七境村,9月中旬至10月上旬成熟。
【立冬本】
本土最晚成熟的品种之一,母树出自华亭镇后枫村,10月中旬至11中旬成熟。
桂圆商帮,最早的莆商
宋始,兴化桂圆就是皇家的贡品,百姓的珍品。大量运销江浙和江淮地区,还远销高丽、越南、琉球半岛等地。
明代,兴化桂圆
是兴化商人外出经商的重要资源,促使兴化商帮逐渐形成,出现“无兴不成镇”的局面。
清代,兴化桂圆
知名度很高,全国各地约有200家兴化商人经营的桂圆干商行。如“义兴号桂圆行”、“捷春桂圆行”等商号,发家后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古法烘焙
采用古法烘焙的兴化桂圆,该工艺源于唐末,经历千年,世代相传,独具特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古法烘焙要经过九道工序
包括采摘、剪枝、浸洗、摇砂、初焙、分筛、复焙、分装等。
制好的桂圆
色泽黄亮,皮不塌陷,果肉晶莹,软糯香甜。可煮汤、煮茶、煮粥、泡酒,吃法百搭。
END
一颗龙眼,一颗致富的种子;一粒桂圆,一部莆商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