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三无产品违反了哪条法律_做直销没有人脉怎么办

2024-12-1305:33:31销售经验0

买家在社交媒体揭露“三无”百香果原浆“”的网购风险事件

揭秘“三无”百香果原浆及其他自制食品的线上销售页面

随着年终的临近,特色伴手礼在网络上逐渐走热。其中,自制食品以“手工制作”、“家庭作坊”等标签,通过网购平台融入了大众生活。不少出售自制食品的商家将“无添加剂”作为卖点,引发了消费者和市场的关注。

食品产业评论员朱丹蓬指出,许多自制食品的商家由于缺乏专业设备和知识,所生产的“三无”食品存在安全隐患。消费者在网购这类食品时,若出现问题,由于缺乏生产方信息,的难度较大。

事件聚焦:网上热销的“自制食品”安全引关注

以纯天然为旗号的自制食品,正成为赠礼佳选。自制食品的安全性一直是公众讨论的焦点。最近,一篇帖子在社交平台上引起了广泛讨论。

帖子中提到,有消费者在淘宝购买了“现挖百香果原浆”,到货后发现瓶子因内部气体压力膨胀导致打开时果浆。同时指出这些自制食品没有正规标签、配料表、保质期和营养成分等信息,质疑其网上销售的合法性。

现象:“三无”自制食品大行其道于网购平台

记者在网购平台上发现,百香果原浆、黄桃罐头等食品以“无添加”、“原产地直销”、“绿色健康”为卖点,吸引了大量消费者。这些产品价格相对较低,有的商家还会附上生产视频以证明手工制作。

这些外包装上往往没有标注产地、生产日期、配料等信息。当记者询问商家关于产品安全和卫生的问题时,商家虽然承诺产品质量可靠,但承认在产品装罐过程中没有进行安全检查。

细节揭露:商家自曝缺乏卫生监督

在评论区,有买家晒出购买到的产品出现异味、瓶身膨胀、果汁爆裂等情况。商家则解释称,要求消费者将产品放入冷冻室再打开,并声称这样可以保存更长时间。记者在咨询过程中了解到,部分商家甚至没有相关的合格。

专家观点:网购平台应强化商家资质监管

朱丹蓬等专家表示,很多自制食品的商家不具备专业设备和知识,导致产品存在安全隐患。他指出,“三无”食品的运输过程中可能产生气体,说明产品已经被细菌感染并变质。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样的食品无法再食用。专家提醒消费者在购买这类产品时要注意甄别和判断能力。

朱丹蓬还强调,《食品安全法》对网售食品的商家有明确要求,包括营业执照、食品流通许可证和食品生产许可证等。网购平台应加强对自制食品制作、流通、销售资质的监管。

消费者在购买自制食品时需谨慎甄别,而网购平台和商家则应加强自律和监管,确保食品安全。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