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统设计基础条件
需明确工程的基本情况,确定需要热水供应的场所类型。
要收集设备使用地的气象参数,特别是最低水温及年平均水温,这些数据对于后续的设备选型和系统设计至关重要。
需确定设备安装的具置,这关系到设备的运行效率和系统的整体布局。
还需对项目投资情况进行评估,以确定系统的规模和设备的选型。
二、不同场所用水特点分析
(1) 学校或公司宿舍用水特点:
学生或公司职员的作息时间相对统一,为保证高峰时段的热水供应,需根据实践经验计算同时使用系数。用水时间主要集中在傍晚至晚间,虽然用水时间较短,但瞬时出水量大。
(2) 宾馆用水特点:
宾馆的用水时间较为分散,但晚间20:00到22:00为用水高峰期。需配置较大容积的保温水箱以储备足够的热水,保证宾馆高峰时段的热水需求。
(3) 医院用水特点:
医院的用水量较为均匀,同时考虑到晚间的用水小高峰,需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保温水箱的容量,以满足医院用水的需求。
三、系统设计流程
1. 确定日用水量及生产热水所需的热量。
2. 根据日用水量和热量需求确定设备规格及数量。
3. 计算并确定水箱的容量。
4. 根据系统需求确定附件的规格。
四、用水定额及日耗热量计算
日耗热量的计算采用公式Q1=CMΔT,其中Q1为需要的总热量,M为热水用水量,C为水的比热,ΔT为设计出水温度与冷水进水温度之差。
五、热泵机组选型
根据热水机组的性能参数和设计要求,确定机组的额定日运行时间,进而计算机组的小时供热量和所需热泵机组的数量。
六、水箱的选择
根据建筑物的总用水量、供水时间和机组产水量的衰减情况,选择合适的水箱容量。根据经验数据,对于宿舍类场所,可按照每天热水供应量的80%来配置保温水箱的设计容积。
七、水泵的选型
水泵的选型主要考虑流量与扬程。对于机组循环泵,需根据机组的制热量来计算流量和扬程。对于热水增压泵和水箱连通泵,则需根据使用场所的用水量、用水点数量或管径来计算流量。在确定水泵的流量和扬程后,还需考虑水泵的型号和性能参数。
八、水路中的管材与辅材
在商用循环热泵机组的水路系统中,一般使用PPR热水管或镀锌钢管作为管材。对于阀门、电磁阀、过滤器、止回阀、软连接等辅材的选择和安装,需注意其规格、质量和安装位置,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九、保温材料的选择
保温材料的选择需根据管道的直径和所处的环境来确定。一般而言,大于DN50的管道系统优先采用保温棉,小于DN50的管道系统则采用保温管。
十、控制柜
根据需求定制合适的控制柜,确保系统的控制和监测功能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