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食海蜇产品介绍_非即食海蜇怎么处理才能吃

2025-01-1300:48:20营销方案0

一、海蜇与即食海蜇简介

海蜇,其学名是Rhopilema,隶属根口水母科海蜇属生物体。形态呈现半球状,上半部伞状体为洁白色,依靠伸缩运动而得名“海蜇皮”。下方生长有八条口腕,其间遍布着灰红色的丝状物,称之为“海蜇头”。触手则呈现出乳白色,其八枚口腕缺裂成多瓣片,既可入又可食用。

这种海洋生物喜好栖息于近海水域,尤其偏爱河口附近的水域环境。海蜇的自然分布范围遍及沿海、日本、半岛沿岸以及俄罗斯远东的海域。

需要强调的是,新鲜的海蜇含有较多的水分和毒素,其皮体较厚且不可直接食用。需经过特定的盐渍处理(即使用食用盐和白矾进行三次脱水处理,俗称“三矾”),以排除其含有的毒素。

而即食海蜇则是以经过特殊处理的盐渍海蜇为主要原料,辅以水、食用盐、酱油等调味品,经过选料、切割、清洗、腌制和包装等工艺流程制作而成。

二、即食海蜇标准解读

我国在2018年实施了SC/T 3311-2018《即食海蜇》的标准,对即食海蜇的原料、感官属性、理化指标及安全性指标均作了详尽的规定。

1. 感官要求

即食海蜇应具备松脆的口感和天然海蜇的特有风味,不应有异味。在外观上,其形态应呈现条状蜇丝及少量小块物;蜇头则应呈现不规则的小块状,且不应含有可见的外来杂质。

2. 理化指标

(1)固形物含量应不低于50%;

(2)氯化物(以Cl-计)的含量应低于或等于7%。

3. 安全性指标

安全性指标(包括污染物、微生物指标、农残留、兽残留及寄生虫等)必须符合GB 10136-2015《食品安全标准 动物性水产制品》的相关规定。

满足以上各项标准的即食海蜇,无论是其污染物还是微生物等安全性指标都达到了标准要求,可以放心食用。

通过这样的严格标准,我们能够确保消费者享受到安全、健康的即食海蜇产品。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