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管理知识培训后的感想_管理培训心得体会简短

2024-12-1405:51:48经营策略1

精益生产理论学习心得分享:实质就是以最小的时间投入来获得最大产出。

精益生产以改善为出发点,将传统经验转化为科学有效的生产方法,杜绝浪费,为企业创造更多利润。

徐老师的培训班为我们提供了20条改善行动的准则,这些准则对指导我们的改善工作非常有帮助。

1. 持续改进,不断追求卓越。

2. 追求无止境的进步,包括增加劳动力、降低不良率、缩短交货时间、减少库存和节省空间等。

3. 遇到问题就要及时改善,不要等待。

4. 打破固定操作的传统观念,向一人操作多个流程的柔性需求转变。

5. 掌握五个“当场”原则,注重现场操作和记录。

6. 不要等到有完全的把握才去尝试改善,有时候50%的把握就足够开始尝试了。

7. 改善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可能需要多次尝试才能成功。

8. 不要拖延,立即行动,思考和讨论应该在会议室之外进行。

9. 用智慧解决问题,而不是用金钱来弥补问题。

10. 保持积极的态度,不要找自己做不到的理由。

11. 生产应以生产回拉看板为主。

12. 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共同努力实现目标。

13. 深入挖掘问题的根源,问五遍为什么。

14. 顾全大局,优先考虑重要问题。

15. 注意观察是否存在固执、不理性、不稳定以及改善为三无的现象。

16. 改善虽然重要,但维持改善更为关键。

17. 维护指的是遵守标准操作流程。

18. 具备四种改善循环的意识:质量意识、维护意识、问题意识和改善意识。

19. 将改善活动视为一个持续的循环过程,如同医生开处方、病人吃一样重要。

20. 把问题看作是机会,每一次的改善都是的机会。

在精益生产中,除了改善活动外,还有创新的概念。创新需要应用最新最好的技术和设备,这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而改善则是一种更常见、更实用的方法,不需要花费太多的资金就能达到改善的效果。

(1)自信是成功实施改善活动的前提。

(2)决心是推动改善活动的关键。

(3)耐心是坚持改善的动力源泉。

(4)关心员工是改善活动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5)通过鼓励和奖励来激励员工是提升士气的重要手段。

改善活动的意义在于组建由不同部门成员组成的小团队,在咨询师的指导下,针对特定的主题在特定的时期内开展工作。

一般而言,改善活动的频率为每月一次,持续时间一般为3-6天。每个团队通常由2-3组组成,每组人数一般为3-9人。

下面简要介绍初次会议的内容和目的:

  • 回顾之前改善活动的进度
  • 汇报全面改善活动的难点
  • 改善小组组长汇报本期改善的主题
  • 讲师的改善方向
  • 复习并强化前述提到的改善动作

……

以此类推……在召开正式的改总结末次会议前通过“第一次到第n次”这样的周期性活动持续开展日常的精益生产和持续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