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偏离度计算_存款偏离度为负数好不好

2024-12-1406:10:34营销方案1

面对资管新规的深入实施,银行理财市场的格局正发生显著变化,从固定收益的稳健产品到承受波动风险的高收益产品过渡。在这样的转型过程中,亏损和收益波动的现象也开始逐渐浮出水面。针对此前投资回报习惯为正数的情况,我们必须理解这可能涉及到风险与利润之间的复杂关系,那么投资者是否能期待年化收益率达到甚至超过10%呢?当我们看到近来不少产品出现了近4%左右的负收益,但与此同时也具备了突破10%甚至更高收益的可能性。关键在于,投资者应警惕那些以管理费等方式冲抵利润的理财产品,确保最终到手的收益与资管新规的初衷相一致。

近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状况回顾:

以招商银行为例,其子公司的两款理财产品“季季开1号”和“季季开2号”的年化收益率分别呈现为负值,凸显了当前市场的风险与挑战。而在平安银行的多款理财产品中,近期也有较为剧烈的亏损现象报道,投资者的亏损程度引起了市场广泛关注。

多数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并不理想,约有超过20只固收类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的净值跌破了成本价。这背后反映的不仅是市场波动,还有资管新规下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的必然结果。

亏损原因分析:业内普遍认为,这主要与债市回调及估值方法的变化有关。债市的大幅调整直接影响了银行理财产品的业绩表现,而从摊余成本法到市价估值法的转变也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所谓的“摊余成本法”是投资的一种会计处理方法,它根据买入成本和特定利率计算收益,使投资者在持有期间能够相对稳定地预期收益。在资管新规的推动下,这种模式正在逐渐改变。

市价估值法的引入:这是一种更贴近市场实际的估值方法,交易日的会根据债券、股票的当前价格来评估组合的表现。这一转变使得的表现更加市场化,但也带来了更大的波动性。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应逐渐认识到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并不保本的事实。这不仅是资管新规后投资者教育的又一次体现,也是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的必要步骤。

投资教育及市场反思:资管新规要求金融机构在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时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过去银行的保本理财和非保本理财大多实现了刚性兑付,但在新规下,银行理财产品正朝着非保本的浮动收益型净值型产品转变。

在资管新规的推动下,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与风险开始真正挂钩。投资者应理性看待可能的亏损与高收益并存的现象,警惕那些通过管理费等方式冲抵利润的产品。长远来看,市场的成熟与规范化将使得真正具备高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获得更高收益。而对于广大投资者而言,更需要理性思考与选择,避免盲目跟风。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