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之路:从城市商海归隐田园执掌农事
龙泉市八都镇的兰秉松村民
扛起农业的希望:承包毛竹林,立体种植中草
三百余亩的三叶青,既是茶饮也是材
凭借此举,年利润可达八百余万元
龙泉八都镇,山林资源丰富,近年来,村民们巧妙利用生态林业资源,积极拓展林下中材与用经济林的发展。其中,高大门村的兰秉松中材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机遇,多年耕耘,成功培育了三叶青种苗并推行仿野生种植模式。如今,他的三百余亩三叶青不仅可自给自足,还能为他的收入贡献八百余万元。
回溯至2013年前,兰秉松在龙泉城区经营着稳定的粮油炒货批发生意,每日有进账。然而在2013年的一次回乡探亲中,他在山中发现了新的商机——为何不利用空闲的毛竹林发展林下经济呢?
说做就做,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城市生意,回归乡村成为农民。兰秉松开始走访学习,实地考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研究,他发现林下套种三叶青是一个极好的商业机会,于是开始尝试种植。
起初试种时遭遇了不少挫折。但经过两三年不断摸索,他在2015年成功选育出两种表现优秀的三叶青种苗并开始仿野生种植。到了2017年,他开始大规模扩展种植面积。兰秉松透露,他2013年种植的第一批三叶青取得了不错的收益,仅1.3亩就卖得了27万元。
三叶青这种植物
在兰秉松的积极推广与企业合作下,三叶青的销路越来越广。2019年,秉松中材专业合作社更是开发出三叶青茶,受到了市场的热烈欢迎。这种既是茶又是材的三叶青,其收益日益显现,合作社的发展前景也愈发光明。
三叶青偏爱生长在森林覆盖率高、腐殖层厚的山谷、林间及灌丛地带,对环境度有较高要求。兰秉松强调,良好的生态与水质是保证中草效品质的关键。
如今,兰秉松的合作社除了三叶青外,还有130亩的温郁金。合作社的发展不仅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还带动了周边其他合作社共同致富。兰秉松成熟的林下套种技术与培育模式也吸引了江西、湖南等地的种植户前来学习。
近年来,像兰秉松这样的林农越来越多,他们借助龙泉的生态优势,以林地资源为依托,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各类中材如三叶青、温郁金、铁皮石斛、七叶一枝花等在龙泉各地广泛种植。八都镇也加强了生产基地建设支持力度,提高了中材规模化经营水平,成功将丰富的山林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
材转化成财富
叶子变作收益的“票子”
探索林下经济新路
农民踏出致富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