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类社交媒体如微信、微博和抖音中,对工资单的展露形成了一种流行趋势。众多网民分享着长长的纸条,其上显示的起始工资水平动辄以三四万元计,令人惊叹不已。虽然在一线城市,高薪资已非新鲜事,但此种现象的普遍存在却给人们带来了一种“他人皆如此富有”的错觉。
实际上,这大多数是网络上的戏谑之举。这些看似豪华的工资条,不少极有可能是网友自制的打印品。其原因在于,许多网友乐于参与这种虚拟的“炫富”游戏,将工资条内容加以夸大或者虚构。
资料图:关印
在众多被晒出的工资条中,常见模式是只列出四五项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奖金、加班费、全勤奖以及餐补等。累计这些项目后的实发工资成为网友关注的焦点。这种显示模式遗漏了工资发放中的一些关键细节。
应当注意到,正规的工资发放中极少存在完全无扣款的情况。扣款项目通常包括个人所得税及五险一金等,并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这些扣款在总工资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
以北京市的社保缴费标准为例,个人需缴纳的养老保险为工资的8%,保险为2%,失业保险为0.2%,而生育和工伤保险则由雇主承担。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则根据收入水平有所不同,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比例在5%至12%之间。若以最高缴存比例计算,五险一金的扣款将占到工资总额的22.2%。
例如,假设张某的应发工资为20000元,那么他将被扣除的五险一金金额就高达6957元;还需扣除个人所得税约1125元,最终实际到手工资为12277元。这还未计算因迟到、早退、请事假或违反公司规定而产生的额外扣款。
在网络上,甚至可以找到专门教授如何制作这种工资条以及工资条生成器的教程。那些工资条上未见社保、税费扣款,却因玩乐如“上班玩抖音”等原因被扣款至仅剩几百元甚至欠公司钱的例子,更是网友们幽默的创作。
网络上的“炫富”工资条多属于娱乐性质,真实性与准确性有待商榷。网友们在欣赏或分享的也应当保持理性思考与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