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化的概念_场景的四大基本要素

2024-12-1505:01:35营销方案1

一、虚实交融教育场景概念解析

虚实交融场景是指在特定时空背景下,以需求为导引,以事件为表现形式,融合人、时间、空间、事件、连接方式等多重因素构成的统一体。在数字技术如虚拟现实、大数据、交互技术的支持下,高职课堂构建了虚实交融的学习场景。此场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任务为序列,融合多种学习资源,承载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打造真实与虚拟相结合的互动环境。

二、高职课堂虚实交融教育场景的设计框架及理念

(一)设计框架

高职课堂虚实交融学习场景的设计,重点在于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具有“立体”感官属性的场景。此设计不仅实现了对学习内容的再丰富和对重点难点的有效突破,还强调了技术或技能关键点的掌握,突出了教学重点难点的解决方法和策略。设计思路灵活多样,根据学习任务及学情,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契合技术技能训练特点,设计并教学,丰富教学形式。设计需考虑教学效果的优化升级,模拟还原真实环境中难以再现的工作细节、行为的关键点,推动深度学习。

设计要素包含场景叠加、知识含量、职业要素与技术支持四大方面。如图1所示,利用数字技术手段,将学习情境下的具体学习任务细化,体现任务完成的行为颗粒度,构建多重学习场景。

(二)设计理念

搭建虚实交融的高职课堂学习场景,实质上是构建一个具身学习环境。这个环境包括物理环境、技术环境、主体环境和社会环境四部分,始终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基本理念。通过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突破物理空间限制,丰富教学信息空间,构建高度沉浸、虚实融合和智能互动的学习环境。这样的环境可以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在与学习环境交互过程中产生丰富的感知觉、情绪感受、判断力和形象思维等,从而引导学习者主动构建自身知识图示。

(三)设计路线

高职课堂虚实交融学习场景的设计路线,是以人的需求和学习效果为目标,基于设计思维,以多空间融合为前提。通过创建还原工作世界的真实或虚拟场景,构建有效连接学习者与学习资源在不同时空间的桥梁,使学习者能够浸入其中进行认知学习和技术技能操作训练等学习活动。学习场景是学习活动的基础与载体,不同的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需要匹配不同的学习场景。需要依据情境教学、项目教学等方法,细化学习任务,将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嵌入到学习场景中。设计路线包含内容设计、场景设计、活动设计、监测设计等内容(见图2)。

首先明确学习内容,根据岗位标准等将学习内容设计成面向真实生产岗位的学习情境。然后依靠数字技术搭建具体学习场景。接着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特点等因素,设计多样化的场景化学习活动。最后对学习场景应用效果进行动态监测设计,评价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反思并完善学习场景设计的合理性。

高职课堂虚实融合学习场景的设计与实施,旨在解决职业教育教学中的痛点问题,通过数字技术的支持,创造真实与虚拟相结合的学习环境,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体验。通过不断细化学习任务,设计合理的场景叠加和知识含量,以及有效的监测设计,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和职业发展。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