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讨抖音平台的付费流量与自然流量的相互关系时,我们首先需理解抖音与淘宝的核心业务差异。无论是抖音还是淘宝,他们的核心并非单纯地依赖广告费来盈利,而是依靠用户资产的积累。任何可能导致大规模用户资产流失的行为,都将被视为不可取的底线。这两大平台的共同目标不是赚取广告费,而是尽可能地扩大用户资产。
淘宝作为需求电商的代表,其付费优先展示的商业模式并不会大规模地导致用户资产流失。在淘宝上,付费为王的商业模式是可行的。而反观抖音,它依靠的是兴趣内容吸引用户,用户的购买决策更多是基于兴趣推荐而非单纯的需求。如果抖音采用类似于淘宝的付费优先展示模式,可能会导致用户兴趣的降低和用户资产的流失,这与抖音的运营逻辑相悖。
在抖音的运营策略中,强调的是“内容为王、口碑次之、付费辅之”。这也就意味着,即使是在付费流量的支持下,内容的质量仍然是决定流量大小的关键因素。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抖音上,付费流量往往无法超越内容流量。理解这一逻辑,我们就能对抖音的付费流量和自然流量有一个基础的认识。
虽然付费流量和自然流量在抖音这个平台上共享同一个算法逻辑,但它们并不是完全分开的两个体系。这意味着,通过合理的策略和操作,我们可以同时利用这两种流量。从本质上看,无论是哪种流量,都离不开用户资产这一核心。保护和增加用户资产应该是所有策略的出发点。
那么抖音展现算法的核心是什么呢?
付费流量具体指的是什么呢?
付费流量实质上是通过投入资金购买的、具有类似自然流量特性的流量。从逻辑和现象的角度分析,付费流量和自然流量虽然同处一个流量池,但它们的购买方式不同。算法的核心仍然是基于标签分类的赛马机制。即使出价高,对付费流量的影响也并非最大,内容的优质性才是影响流量的根本因素。
我们是否只需要关注免费流量而忽视付费流量呢?
并非如此。虽然免费流量在数量上可能远超付费流量,但付费流量在稳定帐号数据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付费流量的支持,仅依赖免费流量可能会导致帐号数据的不稳定。
为什么说投成单难以撬动自然流呢?
这是因为成单人群相对较少,竞争激烈。在整体抖音生态中,兴趣人群最多,电商行为人群相对较少,而电商成交人群最为稀缺。单纯的成单投放在撬动自然流方面具有一定的难度。
关于直播帐号和千川户是否有模型的问题
是的,存在模型。因为抖音系在分配基础曝光量时会采用预估值的方式,这需要数学模型进行计算。相应的帐号也会建立模型。
为什么抖音会给我们推送自然流量?
这是因为抖音最大的资产是用户,而用户的资产是通过内容吸引力获取的。给帐号推送自然流是因为这能给用户带来价值,增加用户对平台的粘性。如果内容数据比别人好,就会得到更多的流推荐;反之则少推流。这里的关键是排名,而不是单纯的指标。
关于千川投放的精准逻辑是什么?
千川投放的精准逻辑主要涉及两条线:第一条线是人群,可以是系统探索的也可以是人类定义的人群包;第二条线是行为,包括进入、商点、下单、成交等环节。通过合理配置这两条线,可以实现千川投放的精准性。
抖音是否拥有流量层级?
是的,抖音存在流量层级。前面讲到的标签和排名就是流量层级的体现。层级就是一种能力标签,直播结束后我们会收到关于流量层级的信息,这表明了不同层级的主播会收到不同级别的曝光预估值。
抖音的红利机会在哪里?
抖音的红利机会主要存在于大量的兴趣人群中。这些人群具有高消费能力但标签不确定。通过撬动这一波免费流量并合理运用浅层流量策略和FEED流推荐等手段可以获取更多的红利机会。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