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施工概述
钻孔灌注桩施工是一项复杂且要求严格的地下(或水下)隐蔽工程,涉及多道工序与高技术要求。其施工过程主要可分为成孔、清孔、水下混凝土灌注三大阶段。为保证施工的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必须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施工前,场地需平整,坡面危石浮土需清除,出土路线应保持畅通。通过施工复测,准确标定桩孔位置,设置桩中心十字控制桩,并固桩与护桩。在施工过程中,需经常检查校核护桩的位置,以保证施工的准确性。
施工现场需设置排水沟、集水井和沉淀池等设施,以方便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排放。孔口四周需挖排水沟,并搭设孔口雨棚以应对雨天施工。
施工现场需备足钻孔用水、粘土、碎石、片石等材料,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护筒埋设是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的开端,其位置与垂直度、护筒周围和底脚的密实性对成孔、成桩的质量有着重大影响。在水域中施工时,可采取射高压水、吸泥、抓泥等方法埋设护筒。
在旱地施工时,需对地面进行加固处理,而在水中施工时,钻机则需安放于平台上。钻机就位时需保持稳定,确保在钻进过程中不发生倾斜和位移。
泥浆的选用及制备是钻孔灌注桩成功的关键。不同地层的桩应选用合适的泥浆类型,如粘土泥浆适用于较短小的桩基和正循环钻进,而膨润土泥浆则适用于较长大桩基和反循环钻孔。
成孔工艺的选择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和技术装备水平进行经济技术分析。常用的成孔方法包括正循环回转泥浆护壁、反循环回转泥浆护壁和潜水电钻正循环等。
终孔后需进行一系列检查项目,如孔径、孔形、垂直度检查,孔深和孔底沉渣厚度检查,以及桩位检查等。清孔方法则根据设计要求、机具设备和土质情况决定,常采用换浆法清孔。
钢筋笼的制作与吊放也是施工的关键环节。钢筋笼的规格、材质、尺寸需符合设计要求,其制作偏差及吊放位置需严格控制。钢筋笼的吊放应采用双吊点或单吊点,并保证其入孔时对准钻孔中心。
水下混凝土的灌注是成桩质量的关键。应采用直升导管法进行灌注,并尽量缩短灌注时间,坚持连续作业。在灌注过程中需注意混凝土拌和料的均匀性、坍落度的控制、导管埋深的控制等事项。
钻孔灌注桩施工需严格按程序进行,确保每一步的质量控制,以保障成桩的质量和工程的顺利进行。